初访传统剪纸艺术研究专家陈山桥
牛泾民、高叶青、陈山桥、赵剑武合影(从左至右)
绘画、民俗乃至考古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优秀辅导员”称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荣获2020“致敬造物者”非凡时尚人物奖。
对于陈老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可惜没有拜望的机缘。正所谓“心心念念,必有回响”。2024年1月4日,有幸在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陈宝风会长引荐下同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牛泾民、赵剑武老师一起,依照事先约定前往拜访剪纸研究专家陈山桥老师。从小就对剪纸感兴趣的我,对此次会面充满了期待。接到电话的陈老师早已等候在电梯门口,衣着朴素,身形清瘦。手捧陈老师沏好的茶,我们在轻松的闲聊中展开了对陕西剪纸艺术的探索之旅。因为是专意登门,所以我们的聊天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总体而言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放弃与坚守的抉择
陈老师是学美术出身的,1975年遵照工作分配前往陕北安塞县文化馆之初,主要是进行政治路线教育,其次才是民间美术的辅导与研究。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那些年走街串巷过程中,他发现了传统剪纸的美,原本仅仅以此作为自己美术创作的素材,但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陈老师被根植于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剪纸魅力深深地迷住了,他的着力点开始发生转变。1979年在靳之林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陈老师在安塞开始了民间剪纸大普查。正是这种看似对专业领域的“放弃”,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神奇领域的大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逐渐成为传统剪纸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坚守者。
陈老师在安塞西河口、砖窑湾等地连续待了将近三年,安塞的山峁沟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访查、搜集、整理婆姨女子手中的“花样子”。边看“铰花花”,边听她们讲述这些剪纸代表的寓意、张贴的禁忌等,并把这些剪纸艺人登记造册。扎根乡土的陈老师在为剪纸如痴如醉的同时,也被陕北民众淳朴、勤劳、热情的秉性所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文化瑰宝保护好并发扬光大,决不能让“人走艺绝”的悲剧重演!
传统与市场的撕扯
在四处调查走访的过程中,陈老师对于剪纸的认知逐渐清晰,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剪纸”,到后来亲眼目睹剪纸艺人的创作过程,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了解了民间传统剪纸的深厚文化底蕴,聆听了“剪纸的语言”,知道了“剪纸”与“剪画”有着天壤之别。从此,陈老师“越陷越深”,在普查、研究的基础上,他还积极主动促成多次剪纸培训班的举办。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陈老师意识到传统剪纸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尽快进行抢救性保护。1980年,安塞县文化馆同意了他所提出的创办剪纸学习班的建议,广泛动员县域内各公社、大队,提供食宿,请民间剪纸艺人汇聚一堂,交流经验,传经送宝。他还鼓励剪纸艺人以自己生活为原型进行创作,既立足于传统,又彰显时代的气息。这是散落民间的艺术瑰宝首次受到如此礼遇,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的剪纸艺术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带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基因,走向更广阔的舞台。1980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安塞剪纸作品占到60%以上。原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办公室主任靳之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白凤兰的《牛耕图》与汉画像石图案相似,高如兰的《抓髻娃娃》和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有商周文化的遗迹。此外,还有一些纹饰类剪纸被专家认定为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图腾传说有关。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较大的社会轰动。沾满泥土芬芳的剪纸作品,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动人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白凤兰等多位剪纸能手更是受邀到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为师生们讲授剪纸技艺,传承剪纸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陈老师的默默付出。
然而,根植于乡野山村的传统手艺遭遇到市场经济
绘画、民俗乃至考古等多个领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被国家文化部社图司授予“民间美术工作开拓者”“优秀辅导员”称号,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其“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荣获2020“致敬造物者”非凡时尚人物奖。
对于陈老师的大名,我早有耳闻,只可惜没有拜望的机缘。正所谓“心心念念,必有回响”。2024年1月4日,有幸在陕西省民间艺术促进会陈宝风会长引荐下同省社科院书画艺术中心牛泾民、赵剑武老师一起,依照事先约定前往拜访剪纸研究专家陈山桥老师。从小就对剪纸感兴趣的我,对此次会面充满了期待。接到电话的陈老师早已等候在电梯门口,衣着朴素,身形清瘦。手捧陈老师沏好的茶,我们在轻松的闲聊中展开了对陕西剪纸艺术的探索之旅。因为是专意登门,所以我们的聊天带有一定的导向性,总体而言涉及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放弃与坚守的抉择
陈老师是学美术出身的,1975年遵照工作分配前往陕北安塞县文化馆之初,主要是进行政治路线教育,其次才是民间美术的辅导与研究。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在那些年走街串巷过程中,他发现了传统剪纸的美,原本仅仅以此作为自己美术创作的素材,但随着调查的逐步深入,陈老师被根植于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剪纸魅力深深地迷住了,他的着力点开始发生转变。1979年在靳之林老师的鼓励和指导下,陈老师在安塞开始了民间剪纸大普查。正是这种看似对专业领域的“放弃”,为他打开了一扇通往另一个神奇领域的大门,从此一发而不可收,逐渐成为传统剪纸文化的记录者、传承者、坚守者。
陈老师在安塞西河口、砖窑湾等地连续待了将近三年,安塞的山峁沟梁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访查、搜集、整理婆姨女子手中的“花样子”。边看“铰花花”,边听她们讲述这些剪纸代表的寓意、张贴的禁忌等,并把这些剪纸艺人登记造册。扎根乡土的陈老师在为剪纸如痴如醉的同时,也被陕北民众淳朴、勤劳、热情的秉性所感动。他暗下决心,一定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一文化瑰宝保护好并发扬光大,决不能让“人走艺绝”的悲剧重演!
传统与市场的撕扯
在四处调查走访的过程中,陈老师对于剪纸的认知逐渐清晰,从一开始“不知道什么是剪纸”,到后来亲眼目睹剪纸艺人的创作过程,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了解了民间传统剪纸的深厚文化底蕴,聆听了“剪纸的语言”,知道了“剪纸”与“剪画”有着天壤之别。从此,陈老师“越陷越深”,在普查、研究的基础上,他还积极主动促成多次剪纸培训班的举办。出于职业的敏感性,陈老师意识到传统剪纸艺术所面临的困境,必须尽快进行抢救性保护。1980年,安塞县文化馆同意了他所提出的创办剪纸学习班的建议,广泛动员县域内各公社、大队,提供食宿,请民间剪纸艺人汇聚一堂,交流经验,传经送宝。他还鼓励剪纸艺人以自己生活为原型进行创作,既立足于传统,又彰显时代的气息。这是散落民间的艺术瑰宝首次受到如此礼遇,自古以来被认为是“雕虫小技”的剪纸艺术从此登上大雅之堂,带着传统文化特有的基因,走向更广阔的舞台。1980年,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延安剪纸展览,安塞剪纸作品占到60%以上。原中央美院教授董希文、办公室主任靳之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白凤兰的《牛耕图》与汉画像石图案相似,高如兰的《抓髻娃娃》和故宫博物院珍藏的商代青玉女佩相似,有商周文化的遗迹。此外,还有一些纹饰类剪纸被专家认定为与六千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图腾传说有关。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引起了较大的社会轰动。沾满泥土芬芳的剪纸作品,带着历史的沧桑和动人故事呈现在世人面前。白凤兰等多位剪纸能手更是受邀到中央美术学院等知名院校为师生们讲授剪纸技艺,传承剪纸文化。这一切,都离不开陈老师的默默付出。
然而,根植于乡野山村的传统手艺遭遇到市场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