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民文艺的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人民”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关键词、高频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与情怀。新时代人民文艺内蕴方向性、先进性、建设性的科学内涵。走好新时代中国文艺发展道路,就要坚持贯彻以下四方面要求,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弘扬中华优秀文化的根本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时代要求,不断开拓陕西文艺发展的新境界。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作出了重要部署,并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人民”作为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关键词、高频词,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一以贯之的人民立场与情怀。[1]
新时代人民文艺观的三重内涵
(一)人民性的方向意义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文艺为人民,明确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服务对象,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明确“人民性”所蕴含的丰富意义,既是坚持文艺批评人民性的基本前提,同时又是践行文艺批评人民性的目标要求。
作为文艺发展的两翼,文艺批评与文艺创作互相砥砺,共同促进文艺繁荣发展。关于文艺实践的标准,恩格斯先后在《卡尔·格律恩“从人的观点论歌德”》和《致斐迪南·拉萨尔》的信中提出了“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认为两者是紧密结合、彼此融合统一的,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的最高标准。具体来说,“美学的”标准着眼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要遵循艺术美的特殊规律,从审美的角度来考察和评价文艺作品的审美特征、审美意义、审美价值,点明了文艺作品独立的审美特质;“历史的”标准则以辩证发展的眼光审视文学作品的历史地位和社会价值,应遵照历史发展和文艺发展的规律,把作品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文艺作品的具体内容、思想深度、社会意义与历史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倡导说真话、讲道理,营造开展文艺批评的良好氛围。”[2]这些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经典论断。从文学批评的角度来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开拓,不但揭示了人民的需要是文艺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还明确了新时代文艺批评的尺度标准,夯实了新时代文艺评论的理论基础,彰显了人民是真正英雄的唯物史观和人民至上的鲜明价值取向。
(二)人民性的先进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在新时代的中国化、本土化承接与创新,符合中国文化与中国国情,契合当代社会对人的生存意义、个人价值、未来图景的共同期待,显示出与时俱进的先进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首先要把握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1]并从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六个方面进行了深刻阐释。坚持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坚定文化自信,通过讲好讲深讲实中国故事,展示文艺界的新气象、新作为、新面貌,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蓬勃生机。
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过的柳青、路遥等当代陕西作家,他们正是在扎根人民、深入生活中创作出了反映时代的艺术典型,彰显了信仰之美、崇高之美,鼓舞中国人民朝气蓬勃地迈向未来。中国当代文艺与文化实践强调文艺的人民性,就是要把作为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先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