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6版
新时代中国西部电影的新发展与新探索
    宁夏镇北堡西部影城

切。步入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问题的强调已经成为新发展理念的核心议题之一。新西部电影中的生态题材创作通过早期的《一棵树》《可可西里》和近年来的《血狼犬》《狼图腾》《塬上》《鸟语人》《爷爷的牛背梁》等已然形成一种传统,这种传统重在开掘人与自然的新维度,以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观点看待自然和人类社会,重建人与周围环境关系等。新西部电影中的生态电影创作同时也是中国电影的有机构成,关注和表达生态环境这一全球性问题,彰显了中国电影的全球性视野,具有实践和理论的双重价值。生态电影的商业开发,与国际上尤其是好莱坞电影的“大片美学”的对标,未尝不是一种提升中国电影工业格局的路径。
  第二,关注伟大时代新变,创新中国电影乡土叙事范式,为中国电影的乡土书写注入新的美学因素。乡村振兴战略无疑是开启伟大时代征程的重大举措,在此背景之下,包括中国西部乡村在内的中国广大农村旧貌换新颜,关注和呈现新时代中国乡土社会的奋斗征程和时代新变,是中国电影的现实使命。乡土电影在中国电影创作格局中渊源深厚、数量庞大,且承载过重大的民族、文化、历史命题,诞生了无数经典名片。近年来,《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等新西部电影将商业喜剧、悬疑等类型电影的叙事方法融入乡土电影创作,最重要的是,这些影片关注了乡土变革中的农村新人、新事、新气象,打开了中国乡土电影创作的新思路,也为中国电影的乡土书写注入了新的美学因素。
  第三,进一步挖掘了中国电影的地域美学,强化了中国电影的民族性、地方性的文化个性,彰显了中国电影的民族品格。作为一个自觉探索地域美学的电影流派,新西部电影在新时代的创作仍旧注重挖掘“西部中国”的地理和人文之美。《路边野餐》中的贵州、《米花之味》中的云南、《家在水草丰茂的地方》中的甘肃、《塔洛》中的藏地、《拨浪鼓咚咚响》中的陕北、《海的尽头是草原》中的内蒙古等独特的地域景观在这些电影中得到呈现。将地方性文化融入电影叙事,形成了自成一体的美学风格,这使得中国电影在视觉风格的民族性上得以区别开来,并进一步彰显了中国电影的独特的民族议题和文化议题。
  结 语
  对当下的中国西部电影来说,民族性、地缘性和时代性是其创作精神的三个坐标,应当以此为指引来规划方向。可以说,建构民族审美、表达民族文化是实现中国电影主体性表达的重要渠道。以地缘美学为方法,从精神到气质,从风格到内涵,充分涵养新西部电影的主体性,确定电影镜像的本土话语、人文理趣和审美形态,并使之日渐明晰,是新西部电影重铸辉煌的有效路径。在中国西部影像建构中,凸显民族性的创作自觉已经形成,需要提醒的是,能够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地域影像,往往都是既带有民族个性又表达人类共性的思想主题,如何超越有限视域,纳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语策略,是新时代中国西部电影民族影像建构的思考命题之一。
  新时代的中国西部电影,在延续历史传统、响应时代号召、探索艺术前沿等各个角度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艺术贡献。可以说,中国电影的“西部性”意味深远,从中国西部电影自身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乃至中国社会、中国历史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这也是中国电影无法绕开的理论和学术命题。从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的建设需求来说,新西部电影的创作,无疑在实践和理论层面都颇有启示价值及现实意义。
  注释
  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5日(02)。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奋斗》, 2017(20):1-22页 。
  作者简介
  张阿利 西北大学电影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导,陕西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