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20版
中卫密码
    沙坡头风景区

定,世界上还没有过,中国人了不起!
  1988年,包兰铁路沙坡头段铁路“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994年,中卫固沙林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全球环境保护500佳”荣誉。时任联合国副秘书长兼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多德斯韦尔在致电中称:“作为人类环境的卫士,中卫固沙林场在从事环境保护的艰苦斗争中,虽然总是默默地奉献,不图回报,但你们的功绩举世公认。”
  麦草方格固沙法成为闻名于世的“治沙魔方”,从1980年代开始,沙坡头麦草方格固沙法不仅广泛应用于甘武线、兰新线、青藏线、乌吉线、集二线等铁路和塔里木石油公路等的防沙固沙中,还让全世界50多个国家、地区数百名专家学者先后来此参观考察,被誉为“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并被广泛运用到这些国家的荒漠治理实践中。
  “1980年代前苏联有位专家也来沙坡头考察过我们的防沙固沙体系后,曾预言道:包兰铁路两侧的治沙体系最多维持三十年。可是包兰铁路从1958年通车到今年已经六十六年了,在这六十六年里包兰铁路两侧的治沙防护体系不仅完好无损,而且带动着周边和生态环境越变越好。”讲到这里唐希明扬起的笑脸里暗藏些许骄傲之色。
   治沙篇:在中卫没有唐希明治不了的沙
  58岁的唐希明将自己的人生总结为四个过程,从怕沙、治沙、用沙到现在的爱沙。有人说唐希明是中卫治理沙漠的代表,究其原因,唐希明的大半生的经历也恰好映射了中卫人与沙漠这些年不断变化的关系。
  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讲,唐希明算是腾格里沙漠的第三代治沙人。
  2024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荒漠化治理的中国智慧》一文中这样写道:如今,这里的植树工人几乎人手一把新“神器”——“干”字形的铁制植苗工具。它直接把苗木根系送入45-50厘米深的湿沙层,让苗木成活率提高了25%,植苗效率提高了一倍。这个“神器”,正是一名治沙人休息时用木棍“拄”出来的。这个新“神器”的发明人就是唐希明。
  很多人将唐希明这一发明归结为:偶然。只有他自己知道这偶然中含有了多少必然的因素。这些必然因素中也有他与这片沙漠之间的宿命般的缘分。当年为了逃离沙漠,他苦学考入当时的西北林学院,可1991年大学毕业时,农林学专业的他又被分配回到当时的中卫县林科所。“这一干就是三十四年,再也没离开这片沙漠。”如今已经退休的他又被市政府返聘回来,继续在一线指导治沙工作。
  “2012年,中德财政合作中国北方荒漠化综合治理项目启动。我负责主持3亿元的中卫防沙治沙与黄河东岸防沙治沙项目。”唐希明说。他按习惯在麦草方格里试验栽种耐旱苗木,当时看树苗长势很好,可第二年开春几场大风后,树苗几乎全军覆没。唐希明懵了,“那时我的压力特别大,国家投入这么大的资金,干不好,我没办法交代啊!”唐希明回忆道:“再加上我周边的一些林业专家也泼凉水:这个活你不能干了。这么大一个项目,如果最后沙漠没能治理,你就成了中卫的罪人。”
  工作后的二十多年来,唐希明养成了每天必须到沙漠工作现场来回走十几公里的习惯,“走的过程中就是一边是观察和寻找问题,一边是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那段时间,唐希明暂时还没找到树苗死亡的原因,压力与苦闷让他在沙漠里走的时间更久了。“有一天,我从沙漠深处走出来时累得不行了,就在草灌丛中找了根棍子拄着走,走到一片湿沙的地方时,无意使劲向下扎了一下,抽出来的时候,突然心念一动。”这一动让他想到,“能不能做个工具,把树苗子直接从这个洞里直接栽下去,是不是能把成活率给提高?”
  有了这个想法,问题又来了,到底这个工具怎么来做?把树苗栽多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就做实验。就是这个实验让唐希明和同事们终于找到了前一年栽种树苗大面积死亡的原因。“我们这里的沙漠最干旱的时候沙层的厚度达到30-35厘米,人工不仅挖不了这么深,而且还会把湿沙翻出来,水分又一次流失了。”问题和解决办法一起找到了,唐希明顿觉得自己有了底气。“我开始做工具,栽植的深度设计为50厘米,长手柄前面有一个尖锐的头,放到沙层中脚一用力就能扎入深层,这样工人种树变简单,不仅不用挖坑了,湿沙层也保护住了。”唐希明的便携式沙漠造林器在后来的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