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推进路径探析
庄浪县苗圃地里,几名妇女利用降雨墒情良好的时机移栽树苗。
36.67亿立方米高出13.5%。甘肃省始终以党和国家政府的政策规定为指引,积极推进生态绿色发展,多次组织开展湿地、草地、森林等保护活动,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保护治理。近年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陆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2023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千米,约为该段总面积14.56万平方千米的30.70%,比2022年减少0.10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4.42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0.05万平方千米。同时,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按照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部署,共计10个监测站点纳入国家监测站网建设序列,其中新建监测站点1个、共享监测站点4个、改建监测站点5个。全省监测站点服务和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更加全面细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调研工作,投入更多资源优化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市污水处理率、县污水处理率、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超过97%、93%、97%,干流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八年保持在II类,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
(二)打造水资源高效利用典范区
黄河水资源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渭河、泾河、大夏河是其关键补给水源,有效维持了黄河流域上中游径流稳定。黄河干流弯曲多,地理落差较大,水资源非常丰富,甘肃段主要通过规划设计引水提水工程利用水资源,现阶段已经顺利完成景电工程、引大工程、引黄济临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1]但因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甘肃缺水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为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整个甘肃超过70%的土地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同时存在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河川径流量年内不均等情况。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问题,甘肃省提出“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甘肃省节约用水条例》《甘肃省“十四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规划》《甘肃省“十四五”节水规划》等条例、规划,并明确把总量控制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当成核心评价指标,构建黄河流域节水评价体系,尤其是加快实现农业深度节水。2023年,甘肃省借助推广应用微灌溉、喷灌以及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到1343.8万亩。同时,甘肃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真正做到了向水资源要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全国其他省市的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树立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黄河流域,尤其是甘肃段,社会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与发展历史的双重影响,仍面临诸多挑战。[2]甘肃段多为生态脆弱、民族聚居及革命老区,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对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更为严峻的是,黄河流域甘肃段人均GDP在流域各省中排名垫底,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面对该现状,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倾斜资源支持特色产业,优化乡村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甘肃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黄河流域甘肃段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社区参与与多方协作等,对黄河流域沿线其他省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不仅展示了甘肃段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效,更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四)筑就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都处在农耕以及游牧经济相互交叉的区域,历史上将农牧文明与工业文明充分交融,推动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融合。黄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孕育于黄河支流。兰州、白银等地衍生出的河湟文化,庆阳、定西、天水相互交流发展后逐步演变而来的关中文化圈等,都在黄河文化中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甘肃省积极挖掘并利用上述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各种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快历史名城建设,
36.67亿立方米高出13.5%。甘肃省始终以党和国家政府的政策规定为指引,积极推进生态绿色发展,多次组织开展湿地、草地、森林等保护活动,持续推动山水林田湖草保护治理。近年来,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黄河流域生态修复、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治理、中部沿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等工程陆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2023年,黄河流域甘肃段水土流失面积4.47万平方千米,约为该段总面积14.56万平方千米的30.70%,比2022年减少0.10万平方千米;其中,水力侵蚀面积4.42万平方千米,风力侵蚀面积0.05万平方千米。同时,持续推进污染防治工作,2023年,按照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优化布局工程部署,共计10个监测站点纳入国家监测站网建设序列,其中新建监测站点1个、共享监测站点4个、改建监测站点5个。全省监测站点服务和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了更加全面细化的环境监测网络。在全国范围内首次开展黄河流域生态调研工作,投入更多资源优化完善污水处理管网,市污水处理率、县污水处理率、地级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率分别超过97%、93%、97%,干流出境断面水质持续八年保持在II类,黄河流域甘肃段生态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
(二)打造水资源高效利用典范区
黄河水资源关系国家生态安全,渭河、泾河、大夏河是其关键补给水源,有效维持了黄河流域上中游径流稳定。黄河干流弯曲多,地理落差较大,水资源非常丰富,甘肃段主要通过规划设计引水提水工程利用水资源,现阶段已经顺利完成景电工程、引大工程、引黄济临等重大水利工程项目,为相关区域社会经济建设发展提供了较大助力。[1]但因地质、气候等因素影响,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甘肃缺水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主要表现为资源型、水质型、工程型缺水,整个甘肃超过70%的土地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同时存在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衡,各地降水量差异较大,河川径流量年内不均等情况。针对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的问题,甘肃省提出“深度节水、极限节水”,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甘肃省节约用水条例》《甘肃省“十四五”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规划》《甘肃省“十四五”节水规划》等条例、规划,并明确把总量控制以及水资源利用效率当成核心评价指标,构建黄河流域节水评价体系,尤其是加快实现农业深度节水。2023年,甘肃省借助推广应用微灌溉、喷灌以及滴灌等现代节水灌溉技术,节水农业灌溉面积增加到1343.8万亩。同时,甘肃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真正做到了向水资源要效益,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全国其他省市的相关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三)树立乡村振兴示范标杆
黄河流域,尤其是甘肃段,社会经济发展受制于自然环境与发展历史的双重影响,仍面临诸多挑战。[2]甘肃段多为生态脆弱、民族聚居及革命老区,水资源与人口分布严重失衡,生态环境问题尤为突出,对乡村振兴工作带来极大挑战。更为严峻的是,黄河流域甘肃段人均GDP在流域各省中排名垫底,凸显了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艰巨性。面对该现状,甘肃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将乡村振兴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关键。通过加快乡村振兴战略步伐,深化新型城镇化建设,倾斜资源支持特色产业,优化乡村治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甘肃段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物质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区域经济发展势头强劲,为黄河流域的乡村振兴树立了典范。黄河流域甘肃段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如生态治理与经济发展并重、民族文化与旅游融合、社区参与与多方协作等,对黄河流域沿线其他省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这不仅展示了甘肃段在乡村振兴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成效,更为黄河流域乃至全国的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四)筑就黄河文化保护传承新高地
甘肃省是华夏文明的主要发源地之一,一直以来都处在农耕以及游牧经济相互交叉的区域,历史上将农牧文明与工业文明充分交融,推动了东西方不同文化的融合。黄河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地湾文化、马家窑文化等孕育于黄河支流。兰州、白银等地衍生出的河湟文化,庆阳、定西、天水相互交流发展后逐步演变而来的关中文化圈等,都在黄河文化中留下了浓重的色彩。在新的发展背景下,甘肃省积极挖掘并利用上述文化资源,充分发挥黄河流域各种文化的价值与作用,做好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加快历史名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