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沿黄县域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研究
中,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两品一标”品牌的贡献相对较高,各县(市)龙头企业示范、农业品牌化等战略成效显著。培育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经营环节进一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对策建议
打造沿黄县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业群。发挥神木、韩城、大荔等工业强县(市)、农业强县(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抱团发展,宜链则链、宜群则群,推动传统农业由“单个产业→全产业链/产业群”的升级转换。各县(市)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全产业链、产业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农文旅融合发展。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留在县域、下沉乡村。
加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研究。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人口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是沿岸县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沿黄枣业等传统农业的影响、节水灌溉、土壤改善、水土保持、农业品种开发、优质公共服务共联共享模式等研究,同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发挥科教大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主动发力,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加强沿黄县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基础设施管护维护力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基建在现代农业发展、产品生产及营销等方面的决策优势。
建立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机制。农业文化遗产是沿黄县域具有的特色农业资源,要深入挖掘重要农遗资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业态,创建农遗品牌,丰富农遗活化利用形式,拓展农业功能。科学整体谋划,制定佳县古枣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公众“三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组织编写农遗相关科普读物,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要素融入农业的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环节,形成特色鲜明、参与度广、带动能力强、数字化水平高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代化声光电科技手段,推动黄河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产业化、品牌化,拓展价值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如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电商的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使用可自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注释
①受资料制约,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有效灌溉率、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园区、规模养殖场等)、固定资产投资、职业农民等指标暂未纳入。
②为避免混淆,本文“农业”指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需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表述时,如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数据,用“种植业”代替“农业。”
参考文献
[1]王晋臣:《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5):88-94页。
[2]姚晓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7):64-69页。
[3]葛丽亚、丁生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9):136-142页。
[4]王爽英、李立辉、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241-244页。
[5]冀钦、杨建平、徐满厚:《山西吕梁山连片特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S1):54-59页。
[6]陈林生、鲍鑫培:《现代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研究——以上海为例》,载《经济问题》,2019(12):89-95页。
[7]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87-91页。
[8]郭涛、赵德起:《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度及收入效应》,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10):46-62页。
作者简介
黄 懿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
对策建议
打造沿黄县域特色农业全产业链、产业群。发挥神木、韩城、大荔等工业强县(市)、农业强县(市)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的引领带动作用。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抱团发展,宜链则链、宜群则群,推动传统农业由“单个产业→全产业链/产业群”的升级转换。各县(市)依托特色资源打造全产业链、产业群,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旅、农文旅融合发展。发展电子商务、休闲农业、健康养生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留在县域、下沉乡村。
加大黄河沿岸土石山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研究。黄河沿岸土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匮乏,人口流失严重,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交通不便,是沿岸县域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应引导和鼓励科研院所积极开展气候变化对沿黄枣业等传统农业的影响、节水灌溉、土壤改善、水土保持、农业品种开发、优质公共服务共联共享模式等研究,同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真正发挥科教大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建立健全基础设施建设管护机制。进一步强化省级统筹,主动发力,立足长远、适度超前、科学规划,优化基础设施的布局、结构和功能。加强沿黄县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大基础设施管护维护力度。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基建在现代农业发展、产品生产及营销等方面的决策优势。
建立健全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发展机制。农业文化遗产是沿黄县域具有的特色农业资源,要深入挖掘重要农遗资源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等业态,创建农遗品牌,丰富农遗活化利用形式,拓展农业功能。科学整体谋划,制定佳县古枣园系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建立以生态与文化补偿为核心的政策激励机制,建立政府、农业经营主体、公众“三位一体”的多方参与机制。组织编写农遗相关科普读物,充分利用传统媒体、新媒体、融媒体开展农业文化遗产宣传。
推进传统农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数据要素融入农业的生产、流通、分配等各个环节,形成特色鲜明、参与度广、带动能力强、数字化水平高的产业链条。充分利用现代化声光电科技手段,推动黄河农耕文化等特色资源产业化、品牌化,拓展价值链。加大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使用,如区块链技术在农产品电商的质量安全控制方面的使用可自动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
注释
①受资料制约,农副食品加工业与农业总产值之比、农产品深加工比例、有效灌溉率、高标准基本农田、适度规模经营(农业园区、规模养殖场等)、固定资产投资、职业农民等指标暂未纳入。
②为避免混淆,本文“农业”指广义农业,即农林牧渔业。需要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划分标准表述时,如数据分析所用的统计数据,用“种植业”代替“农业。”
参考文献
[1]王晋臣:《毕节市现代农业发展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4(5):88-94页。
[2]姚晓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7):64-69页。
[3]葛丽亚、丁生喜:《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海东市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载《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8(9):136-142页。
[4]王爽英、李立辉、戴向洋:《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的湖南省农业区域经济评价及发展方向》,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10(2):241-244页。
[5]冀钦、杨建平、徐满厚:《山西吕梁山连片特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S1):54-59页。
[6]陈林生、鲍鑫培:《现代都市农业背景下农业产业融合水平测度及评价研究——以上海为例》,载《经济问题》,2019(12):89-95页。
[7]蒋和平、黄德林:《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定量综合评价》,载《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87-91页。
[8]郭涛、赵德起:《中国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发展水平测度及收入效应》,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8(10):46-62页。
作者简介
黄 懿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可持续发展、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