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4版
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机制研究
柔金措毛
◎2022年青海师范大学校级社会科学中青年科研基金项目“河湟地区汉藏民族口传文化交互影响史证研究”阶段性成果
  黄河被誉为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横贯东中西三大区域的重要经济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发展潜力。当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黄河流域面临严峻的生态挑战。因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显得尤为重要。协同治理机制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政策依据和理论支持,是解决流域目前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内在要求和必由之路。

  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第二大流域的复合性流域系统,涵盖多个省份,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潜力,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化生态安全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系列促进黄河流域发展的国家战略的提出,不仅对黄河流域生态环境绿色转型发展和治理提出新的任务和挑战,更是对黄河流域的区域协同一体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相关部门和地区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贯彻落实,成为指导黄河流域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纲领性文件,为流域发展指明了方向。
  近年来,黄河流域各地区也在不断加大生态协同治理力度,不断将生态协同治理和生态法治建设相结合,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诸多积极成效。但是,局部地区生态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生态安全的基础还不稳固、流域各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都是协同治理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在整体发展的协同治理体系格局下,全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机制的建立,促进黄河流域绿色可持续发展。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协同治理的理论基础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等多个系统,具有多目标、多区域、多主体、多阶段等特点。在治理过程中需从多视角、多方位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区域协调发展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秉持发展、保护、治理三位一体的整体系统的观念,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多系统关联、多区域联动的协同治理机制。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指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最终目的是达到共同、协调、公平、高效、多维的发展,关注经济、社会、环境三者的协调。
  近年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要就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在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寻找平衡点,使二者协调发展。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为全球化背景下的整体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