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2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
节能环保支出明显不足,影响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再加上人才流失导致优质人力资源不足,进一步加剧了生态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因此,要减少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除了提升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还需要从中央到地方,从流域外到流域内,从九省区到各地市区,从政府到企业到居民达成统一认识,相互协作,形成合力,站在战略高度正确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统一认识不是要取得表面上的赞同,而是需要各方在深层次上予以理解并达成共识,更是要体现和贯彻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如前所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水沙治理、防洪治洪、阻止荒漠化、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等诸多方面都需要各方的相互协作和共同努力,甚至需要在政府职能和干部考核制度等方面予以相应调整,只有达成这些共识之后,各子系统才能正常甚至高效地发挥自身作用,从而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这一系统目标的实现。
  (三)创新驱动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力量源泉
  应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践中的困难与挑战,除了群策群力,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还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改革创新作为解决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矛盾的重要手段和动力源泉,将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实现边发展边治理,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谋求发展的新局面。具体来讲,在黄河流域与外部关系上,寻求合作方式、合作范围等方面的创新;在解决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时,通过实现科技创新减少乃至消除污染,甚至变废为宝;在国家政策与资金支持方面,探索模式创新,既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又能有效解决当前国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双赢。除此以外,还可以将创新思维延伸到产业创新、思维创新等众多领域,最终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良性推动。
  结 语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在我国主要矛盾转移,小康社会已全面建成,绝对贫困问题被历史性解决这一历史节点提出的,所谋求的不是经济的简单增长,不是温饱问题的解决,而是人与生态和谐共生,人民对美好生活愿望的满足。作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不是简单追求一时一地的胜利,而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需要,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在充分挖掘和利用自身条件和优势的基础上,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载《求是》,2019(20):4-11页。
  [2]中共中央 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https://www.gov.cn/zhengce/2021-10/08/content_5641438.htm。
  [3]《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4]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www.gov.cn/lianbo/bumen/202402/content_6934935.htm。
  [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德]哈肯:《协同学》,徐锡申等译,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84。
  [7]刘冰、闫智勇、潘海生:《基于协同治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治理体系构建》,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56-63页。
  [8]习近平:《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载《求是》,2019(24):4-9页。
  [9]王金南、赵越:《全面加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全流域高质量发展》,https://www.mee.gov.cn/zcwj/zcjd/202206/t20220628_987040.shtml。
  [10]张明斗、杨雨欣:《黄河流域城市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载《中国沙漠》,2024(3):108-118页。
  [11]焦士兴、林璐霜、王安周等:《黄河流域9省区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与环境污染的关系》,载《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22-30+37页。
  作者简介
  张维青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管理学部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区域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