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8版
乌兰察布市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研究
  (一)健全生态保护修复治理体系
  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是建设美丽中国、构建生态安全体系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乌兰察布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要统筹乌兰察布市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特别是要加强草原保护管理,推进草原生态修复。第一,政府应进一步加强资源监管保护力度,在统筹用好现有的林草管护队伍基础上,加快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林草监管体系。第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强化草原监测评价,及时获取草原植被生产力、植被覆盖度等数据,对草原现状进行充分了解,实现草原资源合理利用。第三,进一步加强草原生态修复治理技术研究,不断推进技术创新,并根据草原生态系统现状和整体保护要求,在坚持自然恢复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基础上,提高综合治理成效。 [8]
  (二)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乌兰察布市存在生态保护与建设成果巩固压力较大的问题,与该地区生态补偿机制不完善有着直接关系。生态补偿是保障生态安全的重要方式,应结合乌兰察布市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立足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进一步建立适合本地区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第一,加强生态补偿管理,完善生态环境补偿立法,为生态补偿机制的规范化运作提供法律保障。第二,根据收益主体的不同,确定各类主体的具体责任,明确资源有偿使用政策。例如明确自然资源使用者对资源提供方进行生态补偿的具体方式。第三,建立市场化、标准化的生态补偿体系,探索建立“政府为主、社会为辅,多元参与”的生态补偿方式。[9]
  (三)加大生态保护修复资金的投入
  经济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生态保护修复同样也需要大量的资金做后盾。第一,科学合理利用好国家财政拨付的专项资金,根据资源实际与功能规划的差异投入修复资金。第二,加快建设高标准生态环境保护基础工程和示范项目,例如加大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降低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投入,争取用最少的资金,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第三,加大政府对生态保护修复的支持力度,积极引入市场机制,以税收、信贷、价格等手段,吸引私人资本投入生态文明建设领域,缓解资金紧张问题。
  (四)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打造符合乌兰察布市实际情况的绿色发展道路。按照质量、效益、可持续的原则,推进乌兰察布市产业结构调整。第一,重点培育和发展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及节能环保等新兴战略性产业,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的产业。第二,加快农牧业现代化建设,坚定不移走先进、高效、安全、环保的农牧业现代化道路,发展绿色农牧业,调整养种植结构,提高农畜牧业产品供给水平。第三,培育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转变发展方式,创新生态保护思路,实现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协调推进。第四,加快第三产业结构调整,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利用本地区的资源优势推动特色旅游产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赓、徐保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载《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7-14页。
  [2]沈满洪:《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从“两山”重要思想到生态文明思想体系》,载《治理研究》,2018(2):5-13页。
  [3]叶琪、黄茂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载《当代经济研究》,2021(5):60-69页。
  [4]韩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贵州实践研究》,载《贵州社会科学》,2020(11):40-47页。
  [5]张玫瑰、陈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西藏的实践》,载《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26-30页。
  [6]尹少华:《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建设美丽湖南》,载《湖南社会科学》,2022(5):8-13页。
  [7]魏兵、王琰、那日苏:《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后山地区森林资源现状及发展对策》,载《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3(3):19-22页。
  [8]苏志成:《乌兰察布市国有林场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探讨》,载《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20(4):17-19页。
  [9]天莹:《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面临的问题及系统治理方略》,载《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6):43-49+213页。
  作者简介
  刘学荣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祁转荷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付桂军 内蒙古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