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1版
国家审计赋能“自我革命”实现: 独特作用与实践向度
地发挥作用。一是国家审计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审计监督权是对国家公共财产进行安全、健康、有效控制和监督的重要权力机制,在国家权力结构的运行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二是审计监督是赋能党的领导的重要着力点,在执行过程中具有高度独立性,涉及范围面广、业务专业性强。加强对各级政府机关及相关机构的审计监督,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有力工具,为党在治国理政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有力支撑。
  (三)思想认识:深化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规律性的认识
  纵观我国审计事业演变发展的百年历史,国家审计经历了艰难探索期、初步形成期、深化改革期、完善成熟期四个阶段。[9]意味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认识日渐成熟,逐步形成了规律性认识,即发展离不开以经济监督为主要内容的审计监督。
  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就十分重视审计事业,对于国家审计的发展形成了科学的认识。安源路矿工人运动是我国审计事业发展的起点。在艰难探索阶段,国家审计分为建党初期的审计、中共苏区的审计、抗战边区的审计、解放战争时的审计、建国初期时的审计,这一时期,国家审计的发展主要受到当时历史条件和国内外环境的影响。抗战时期,为了适应抗战根据地的变动,国家审计机构和审计制度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建国初期,我国学习借鉴苏联模式,但因脱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对审计工作造成不良影响。1978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审计制度开始破土萌芽,展现出全新面貌。198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正式成立,成为国家最高审计机关。经过多年改革、发展与积淀,呈现出审计不断与国情相结合的良好状态,逐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审计制度,相关法律制度越来越完善,职权边界与职能范围日趋清晰合理,鲜明体现了“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⑦的特点。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颁布,国家审计实现了从“财政监督”到“监督财政”的转变。[10]进入新时代,国家审计制度继续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进一步走向成熟,实现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有机结合,在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保证行政运行效率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风险管控:成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助推器
  国家审计作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监督机制,在风险管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国家审计通过审查和评估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的财政资金使用情况,及时发现和揭示存在的财务风险和管理漏洞,有效防范资金流失和腐败现象。国家审计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能够对重大项目、重要政策以及关键领域的资金使用进行全程跟踪和审计监督,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合规性。同时,通过发布审计报告,国家审计可以将发现的问题公开曝光,强化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力度,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有助于提高各级政府部门的责任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公共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使用,从而有效降低重大风险的发生概率。
  国家审计在推动风险管控机制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促进作用。国家审计发挥监督职能,能够及时发现各级政府部门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和风险管理体系。国家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预算编制不科学、项目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通过整改和完善相应制度,使得预算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项目实施更加高效透明,进一步提高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益。国家审计不仅对现有的风险管控措施进行评估,还能提出建设性意见和改进建议,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建立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复杂局面的能力。可见,国家审计能够推动各级政府部门更加全面、准确地识别和评估风险,建立起系统、规范的风险管理流程,从根本上提升风险管控水平,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攻坚战提供坚实保障。国家审计的这种工作过程,不仅体现了其在风险管控中的独特优势,也彰显了其在党的“自我革命”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
  国家审计赋能“自我革命”的逻辑机理
  审计监督作为党在自我革命历程中锤炼成型的一种关键监督机制,其对于揭示并推动国家审计在推进自我革命中的内在逻辑与作用机理至关重要。这一过程不仅能够彰显审计监督的独特优势与效能,还为强化党的建设、推动其持续改进与创新注入强大动能。
  (一)国家审计赋能“自我革命”的价值耦合
  在实践中,特别是在防腐机制、监督对象与财务系统等方面,审计监督与自我革命存在互动融合与价值协同。由此可见,审计监督是推动自我革命行之有效的方式。
  1、健全腐败预警机制
  国家审计有效推动了被审计单位政治生态的净化与提升,在构建腐败预警机制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国家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