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赋能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理论逻辑、动力机制与未来路径
往,促进各民族携手共进,共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三)以开辟新兴产业赛道,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支柱
边疆民族地区常面临传统产业依赖过重所引发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更新滞后等挑战,这些瓶颈限制了经济潜能的充分释放。为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成为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广泛采纳低碳环保技术,并制定高效、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规划,是突破现有局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进程中,首要任务是克服传统产业转型中的资本与技术瓶颈。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激励措施,吸引外部资金注入并优化内部资本配置,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构建开放合作的平台,积极寻求与国际国内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前沿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增强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此外,鉴于手工艺品作为民族文化精髓与传承的载体,应利用新材料科技对其进行创新改造,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精髓,创造出既保留民族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高端商品,既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拓宽了市场边界。再者,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不仅为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提升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还为解决区域特有的生态与环境挑战提供了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以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12]这一论述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铺设了绿色发展的基石。针对其独特地域条件,应灵活施策,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强调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在产业布局、产品设计至产销全链条中,深度融合绿色技术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实施绿色技术项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使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摒弃高能耗、资源依赖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增长路径,奠定并巩固产业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保障其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的绿色转型,首要任务是构建产业绿色评估体系,实施绿色生产标杆与动态管理,强化绿色生产竞争力。同时,积极倡导绿色生产观念,在产品设计之初即融入绿色考量,采用环保材料及绿色工艺,推动产品绿色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层次。此外,还需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绿色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采取多元化筹资策略,构建包含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地方政府投入及企业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有效解决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载《旗帜》,2024(2):5-6页。
[3]赵纪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载《理论视野》,2024(3):39-44页。
[4]赵西君、郭剑锋、季小妹等:《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23(7):34-40+53页。
[5]张俊生:《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思想探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11-22页。
[6]陈江生:《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载《人民论坛》,2024(10):45-49.
[7]孙绍勇:《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与实践指向》,载《山东社会科学》,2024(1):22-30.
[8]陈龙:《新质生产力的出场逻辑、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载《人文杂志》,2024(5):11-20.
[9]侯冠宇、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3-100.
[10]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求是》,2024(3):5+8页。
[11][1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4-02-02(001)。
作者简介
周玉琴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程 曦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三)以开辟新兴产业赛道,为边疆民族地区发展的核心支柱
边疆民族地区常面临传统产业依赖过重所引发的产业结构单一、技术更新滞后等挑战,这些瓶颈限制了经济潜能的充分释放。为此,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引领产业结构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成为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广泛采纳低碳环保技术,并制定高效、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战略规划,是突破现有局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进程中,首要任务是克服传统产业转型中的资本与技术瓶颈。政府应积极发挥作用,通过实施税收优惠、财政补贴、低息贷款等激励措施,吸引外部资金注入并优化内部资本配置,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同时,构建开放合作的平台,积极寻求与国际国内研发机构及高新技术企业的深度合作,引入前沿技术与先进管理模式,增强传统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此外,鉴于手工艺品作为民族文化精髓与传承的载体,应利用新材料科技对其进行创新改造,融合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工艺精髓,创造出既保留民族韵味又符合现代审美的高端商品,既促进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又拓宽了市场边界。再者,新质生产力的蓬勃发展不仅为边疆民族地区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提升其科技实力与产业竞争力,还为解决区域特有的生态与环境挑战提供了先进技术与解决方案,是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四)以绿色发展为基调,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12]这一论述为边疆民族地区的现代化进程铺设了绿色发展的基石。针对其独特地域条件,应灵活施策,推动绿色可持续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强调资源高效利用、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和谐共生。在产业布局、产品设计至产销全链条中,深度融合绿色技术与绿色理念。通过科技创新引领,实施绿色技术项目,提升资源利用效率,促使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由劳动、资本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摒弃高能耗、资源依赖的传统增长模式,转向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增长路径,奠定并巩固产业绿色发展的坚实基础,保障其长远可持续发展。为实现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的绿色转型,首要任务是构建产业绿色评估体系,实施绿色生产标杆与动态管理,强化绿色生产竞争力。同时,积极倡导绿色生产观念,在产品设计之初即融入绿色考量,采用环保材料及绿色工艺,推动产品绿色化进程,进而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绿色化层次。此外,还需加速边疆民族地区绿色新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采取多元化筹资策略,构建包含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地方政府投入及企业等社会资本共同参与的资金筹措机制,有效解决绿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载《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载《旗帜》,2024(2):5-6页。
[3]赵纪萍:《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载《理论视野》,2024(3):39-44页。
[4]赵西君、郭剑锋、季小妹等:《中国式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证研究》,载《社会科学家》,2023(7):34-40+53页。
[5]张俊生:《以人民为中心: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思想探析》,载《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5):11-22页。
[6]陈江生:《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载《人民论坛》,2024(10):45-49.
[7]孙绍勇:《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经济现代化的核心要素与实践指向》,载《山东社会科学》,2024(1):22-30.
[8]陈龙:《新质生产力的出场逻辑、核心内涵与实现路径》,载《人文杂志》,2024(5):11-20.
[9]侯冠宇、张震宇:《新质生产力赋能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关键问题与现实路径》,载《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3-100.
[10]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载《求是》,2024(3):5+8页。
[11][12]《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载《人民日报》,2024-02-02(001)。
作者简介
周玉琴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程 曦 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