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6版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逻辑理路、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
    图1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逻辑理路

府具有更多依赖,希望得到政策供给与资金支持,[16]目前逐渐转向依赖于竞争性市场,依靠专业技能、服务质量、契约精神等优势,不断提升其良性发展的内在动力。
  国外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理模式、控制监督及人才管理等领域。从治理模式层面,美国的治理的概念集中在社会组织的治理委员会及其与执行人员的关系上,[17][18]而欧洲的许多国家则是民主治理的会员制组织。[19]从控制监督层面,分为外部角度和内部监控。外部监督,主要是社会监督,主要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信息的传播、动员公众提供支持、倡导和协商变革,其中努力提高公民的内部监督是最常见做法。[20]内部监督主要从预算控制、计划控制、董事会管理、组织管理等层面进行,[21]确保社会组织的运行顺畅。从人才管理方面,作为“新参与者”,人力资源管理对社会组织的关注重点是关于为工人提供建议、支持和代表,与劳工建立联盟,争取劳工的利益等,[22][23]而对于社会组织的雇员、管理者、志愿者的研究较少,主要关注在于规范社会组织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主要从管理者,志愿者、雇员等层面进行提升,其中领导力、组织支持和创新氛围,对非政府组织如何在增长中保持持续性发展至关重要。
  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逻辑理路
  在《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中,政府强调了公益慈善事业的重要性,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激励政策,旨在增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激发其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进一步鼓励社会组织更加积极地、高效地参与基层治理工作。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关注该过程的理论逻辑、目标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即提升治理能力的理论导向,是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理论基石,是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基本内核;目标逻辑,即提升治理能力的目标导向,是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必须始终坚持的目标方向,并与国家的发展目标、战略部署相一致;实践逻辑,即提升治理能力要紧密结合我国社会组织的发展实际情况,建立在客观研判的短板、弱项基础之上,立足于群众所需及社会组织发展实际情况。
  (一)理论逻辑:提升治理能力的理论导向
  2016年出台的《关于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试行)》突出了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这一政策的实施对于引导社会组织沿着正确的路径发展,提升其内在动力,并使其更有效地参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以后,社会组织被纳入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任务清单,标志着其在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成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4]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引导、支持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等重要论述,[25]为新时代社会组织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2016年,财政部与民政部联合发布了《财政部、民政部关于支持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举措推动了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化进程。政府通过将职能转变、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与购买服务有机结合,有效整合了社会组织的公共服务能力,帮助社会组织提升组织能力,实现了共赢。
  通过强化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建设,可以有效应对两大问题:一是确保党组织在社会组织中发挥核心的政治作用,实现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领导地位,从而增强成员对党的政治认同感,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实现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依法自主管理的有机结合。二是落实以党建促业务,以党的建设为社会组织发展明道路、立方向,实现党建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目标。因此,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不仅有助于巩固党在社会组织中的领导地位,还能够提升社会组织的整体能力。
  (二)目标逻辑:提升治理能力的目标导向
  社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参与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的综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扮演着核心角色,负责建立合作机制和规范,协调各方力量,并确保各参与方拥有平等的参与和决策权利。[26]社会组织作为关键的参与者之一,为了提高参与治理的效率和质量,需要从两个方面展开。首先,社会组织需要明确自身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社会组织不仅能够通过广泛动员公众参与公共事务来实现共同治理,还能通过提高公共服务的普及度来促进共享,对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社会组织应当自觉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使命,强化责任感,在促进社会共识、改善社会风气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