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97版
数字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内在逻辑与优化进路
数字素养,提升高校志愿服务队伍能力。通过培训提升志愿服务人员熟练运用大数据技能,如信息检索、筛选、抓取,并以数据可视化方式呈现社区治理现状和问题,探究社区数据关联和发展趋势,通过校地合作等多种方式吸引跨领域人才,增强队伍专业性。
  (二)加快形成稳定规范的赋能机制
  提升高校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作用,要求不断完善相关的制度体系,这不仅包括强化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还涉及完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从组织架构、工作流程、平台支撑、数据采集规范、数据安全与管理等方面建立适应数字时代的高校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其次,在加大数字化建设的同时,还需构建一套“多角度、全过程、立体式”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保障社区组织、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的信息安全。最后,社区组织也应充分利用高校志愿服务智慧云平台,形成对接机制,通过技术创新,如技术支撑、数据追踪和平台反馈,更好地实现与高校志愿服务平台的线上与线下对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的精准性和可及性。
  (三)全面营造互助和谐的合作氛围
  首先,数字技术嵌入加深了高校志愿服务组织与社区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为二者相互赋能创造了契机。因而,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时要加强情感联系,发挥数字技术的再中心化作用,让数字平台成为凝聚共识的重要载体。一方面,要通过云平台织密社区居民的情感网络,搭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沟通渠道,增加社区居民的熟知度,更好地为居民提供针对性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志愿服务也要通过数字技术手段促进公共精神的培育,增进服务群体的认同感,进而提升居民的数字参与度,使他们在社区治理中扮演更加积极的角色,主动而非被动地与高校志愿组织形成良性互动。其次,高校志愿组织和驻地社区之间将会形成依托数字平台和线下服务的互助和谐的良好合作关系,不仅会推动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精准化,也能提升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服务和辐射带动能力,形成社会治理效能和高校志愿服务可及性一体优化。
  结语与讨论
  高校志愿服务一方面联通着高校志愿者,推动高校教育走向社会,促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志愿者的实践能力,为其就业做好准备;另一方面也联通着社会,高校志愿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能够很好地补充政府和社区力量的不足,提升社区治理的精细化和公共服务的可及性。
  深处数字时代,既给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带来了诸多机遇,但也带来了包括数字基础设施薄弱和安全意识缺失、制度建设与合作程序不规范、数字鸿沟加深和公共精神匮乏等现实困境,亟待从技术、组织和环境层面构建应对策略,提升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的数字化水平。未来,还可以结合更多现实案例对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的阻滞因素及其机理进行深度挖掘,并可以通过问卷和量表的方式,对志愿者个体和社区居民进行数据收集,分析并挖掘除制度、环境因素以外,个体心理和人格特征等内部因素对高校志愿服务赋能社区治理的机理进行分析,更加科学系统地推动高校志愿服务更好地服务社会,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参考文献
  [1]许珂、周伟:《治理理论的中国场景:复合治理的勃兴》,载《深圳社会科学》,2020(3):82-87页。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24:41页。
  [3]冯旺舟、戴芸芸:《新时代高校志愿服务融入社区治理的困境与重塑——基于大数据的视角》,载《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4):39-45页。
  [4]邱泽奇:《技术与组织:多学科研究格局与社会学关注》,载《社会学研究》,2017(4):167-192+245-246页。
  [5]谭海波、范梓腾、杜运周:《技术管理能力、注意力分配与地方政府网站建设——一项基于TOE框架的组态分析》,载《管理世界》,2019(9):81-94页。
  [6]李浩野、柳祖辉:《大数据环境下高校志愿服务面临的困难和对策分析》,载《人才资源开发》,2016:36-37页。
  [7]许珂、彭丹阳:《党建统合治理:村级组织负责人“一肩挑”的机理、挑战与应对》,载《成都行政学院学报》,2024(5):16-30页。
  [8]张雷、秦森:《居缘关系何以塑造新型社区共同体?——基于共同体理论的分析视角》,载《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4-09-13:1-9页。
  作者简介
  王智强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
  张 丹 西安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社区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