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41版
法士特变速器:世界第一背后的慢功夫
    法士特AMT自动变速器

  “确实也是这样,现在无论是新能源产品,还是做农用机械的自动变速器,公司好多产品都是基于我们这些技术进行开发,以后我们的路会越走越宽。”
  穿越三重崩溃
  AMT研发的难度系数究竟有多大?
  乘用车之所以要搞电动车,弯道超车或者换道超车,就是因为核心零部件技术一直被国外卡着脖子,包括自动变速器。
  “但是对于商用车来说不行,它是一种生产资料、运输工具,载重比较大,没有什么电池能够扛得住,我们绕不开这个事儿。所以法士特必须去克服自动变速器的技术壁垒。通过十五年钻研,我们终于迈过了这个技术壁垒。”
  这是法士特研究史上意义非凡的突破。它解决了企业的生存的问题,但是过程却异常艰难。“我们花了整整小二十年,啊呀……”聂幸福顿住了,笑声里有一种惊险刺激过后的“侥幸”的幸福感。
  “我们面临的技术问题,有时候会把你击溃的,你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我们都没有经验,尤其是软件(算法)方面。”AMT背后很多看不到的算法,都是经过无数次迭代,才实现硬件和软件(算法)的高效协同。
  “硬件方面还能看到对标产品,但是软件方面看不见、摸不着,人家也不会告诉你。只能靠我们自己的研发团队,一点一点摸索,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
  那时候天天熬夜,晚上回去也不休息。“我孩子从一年级上到六年级那几年,我基本没管过,全靠我媳妇管。”
  最艰难的时候是2018年,国外汽车零部件巨头在国内推出了AMT重型变速器,在自动挡重卡市场占有率达到惊人的75%以上。
  “当时AMT市场全部是他们的产品。因为重卡AMT产品取代的就是我们传统的手动变速器业务,而手动变速器业务,法士特占据了绝大多数的市场份额,因此他多卖一台,我们就少卖一台。对我们压力非常大,我们没有应对的产品怎么办?”
  如果照着这个趋势发展下去,法士特以后怎么办?
  当时公司里面把AMT研发项目列为“一号工程”,是对企业生命攸关、至关重要的一项研发。
  压力最大的时候,聂幸福出现非常严重的掉头发,一块一块儿掉,整个头发掉了三分之二,每天戴个帽子出门。他做梦都在想解决方案。有时候真的在梦里找到一个方案,第二天立刻拉着团队去试。
  “那时候掉头发掉的我真的心态都崩了。那个——”聂幸福不由自主长长地舒了口气,那种密不透风的紧张和压力被重重地呼出来。
  “这个里面吃了很多亏。”很多人不理解其意,吃了什么样的亏?“就是这个问题你找不到任何人去问,你只能一点一点自己去找办法解决。”
  当时这帮年轻小伙子也熬不住,轮换的熬。每天一到晚上,就带他们到试车场,用电脑编程序,不断修改方案,不断测试,寻找解决方案。以至于团队的小伙子们,长期习惯了这种节奏。现在都双休日了,周六有事,还跑来跟聂幸福请假。
  “要想解决一项重大的技术问题,必须花慢功夫,慢慢熬,没有捷径走。人家踏过的这些路,有平坦的有坑洼的,你都得走一遍。不可能有一条光明大道平平坦坦通向成功,这是不可能的。”
  AMT研发成功的那个必然是“苦熬”的结果。“就是说我们花了这么多时间,积累了这么多失败的经验。当我这些全是失败的时候,总有一条路是能让我成功的。最后筛选到了我们成功的这条道路,能把这个问题攻克下来。”
  真正体会到这一路的艰辛,聂幸福对中国从事AMT自主研发的前辈们有了一种恭敬的敬意。“很多前辈,熬了一辈子熬成白发,熬到退休最后一无所获。许多投身于这一行业的创业者最终都遭遇了失败。”他觉得他们同样做出了巨大的奉献。
  成功背后的另一个必然
  “我们这一帮人能够坚持下来,有时候也觉得不可思议。研究院好多都是将近二十年的同事,大家都有各自研究的方向。”
  聂幸福觉得法士特的企业文化有一种独特性,它能让“心免于浮躁”。“大家觉得在这里,可以无忧无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