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9版
广西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路径研究
表1 2024年1-10月广西汽车行业对东盟贸易情况

供应链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与汽车产业相关的大宗进口商品主要有原油、矿石等,是保障我国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产业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当前我国这类大宗商品的储运中心多建于东部沿海省市,不但布局过于集中,而且运输上依赖台湾海峡航线,陆海均处于“第一岛链”近距离威胁之下。当台海地区出现复杂局面及极端情况时,国家战略物资安全将受到重大影响。我国进出口大宗商品主要通过南海运输,如90%的进口石油需经马六甲海峡和巽他海峡。③北部湾港是最靠近南海航路的内陆沿海大港,因此,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有必要在北部湾地区布局大宗商品战略储运中心,让一部分战略物资可以从北部湾港上岸。
  当前,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的四川、重庆、贵州、云南、湖南等省市,均规划了众多的千亿级的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基础材料等产业,这些产业与汽车产业链密切相关,未来对矿石、煤、石油等大宗商品还有更为巨大的需求。新通道运量远未饱和,建设北部湾大宗商品储运中心有利于提高通道利用率,更好满足通道沿线地区产业需要,充分发挥枢纽效应。另外,将来平陆运河通航后,北部湾港与粤港澳大湾区江海相连、公铁互通,在此布局大宗商品储运中心,也能在非常情况下为大湾区产业安全提供保障。
  广西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发展现状
  (一)汽车工业运行总体情况
  1、发展较为平稳
  2023年,广西汽车产量达97.52万辆,全国排名第12位。④另据广西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广西积极应对汽车工业就地统计、汽车市场竞争加剧等新情况新问题,大力推进“一二五”工程等重点项目,2023年广西汽车工业投资额同比增长12.8%,汽车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0.3%,汽车工业运行总体平稳。⑤
  2、汽车产品谱系有所扩展
  面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广西汽车工业及时调整产品谱系。其中,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五菱缤果上市十个月累计销量突破23万辆,推动该公司新能源汽车占比超过35%;宝骏云朵灵犀版实现行业唯一覆盖全国的“无图”高速智能领航辅助;五菱星光(轿车)填补了广西超A级家轿、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两项空白。东风柳州推出的乘龙充换电一体牵引车、乘龙H7氢能源牵引车、纯电轻卡L2 EV等,在物流、矿山等应用场景实现突破。
  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取得新进展
  广西以上汽通用五菱“一二五”工程⑥为主要抓手,围绕能源系统、电子电控、智慧电驱等产业集群的关键环节,策划了83个产业链项目,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建设初见成效。新能源电池方面,规划布局年产能90GWh,已建成45GWh,赛克瑞浦产品出口印度;电子电控方面,设计产能达110万套;电驱电机方面,共形成25万套新能源电驱电机产能,其中上汽通用五菱达10万套。
  4、面向东盟的跨境汽车产业链初具规模
  2024年1-10月,广西汽车工业对东盟国家进出口总额达51.17亿元,其中进口额仅27.5万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从贸易国来看,越南、印度尼西亚和泰国是广西汽车工业出口的主要国家,三国出口额分别达到32.27亿元、7.86亿元和6.44亿元,占比分别达到63.06%、15.36%和12.59%,三者合计达91.01%。
  从主要产品看,广西对东盟出口的主要产品为装有驱动电动机的载人机动车、装有压燃式活塞内燃发动机的半挂车用牵引车、车身零件及附件等,出口额分别为12.75亿元、9.73亿元和3.49亿元,前10位产品占广西对东盟总出口的比重达到76.4%。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出口成为广西对东盟汽车出口的新亮点。
  (二)存在问题
  1、产量及排位快速下滑
  进入21世纪,随着上汽通用五菱等一批企业的崛起,广西柳州市成为西部重要的“汽车城”,年产量一度超过200万辆,广西汽车的产量也在2016年达到顶峰,为245.3万辆,全国排名第5位。⑦但随着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微型汽车销量下滑,广西汽车产业进入了艰难的转型期。到2023年产量仅为97.52万辆,仅为2016年的39.8%,下滑了近六成,全国排名也降至第12位。
  2、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尽管广西汽车产业拥有数家带动力较强的整车生产企业,但在新能源汽车时代,这些企业都面临激烈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