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路径研究
表2 2024年1-10月广西对东盟国家主要汽车产品贸易情况
场竞争,市场份额不断被冲击和萎缩,难以承担起构建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引进龙头企业。
3、跨境产业链水平不高
总体来看,广西汽车产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偏小,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已经深耕七年,建有生产基地,2024年11月下线第16000辆新能源汽车,⑧但2024年1-10月,广西对印尼汽车及相关零配件的出口仅为7.86亿元,占广西汽车行业出口额的比重仅为15.4%(见表2),说明该生产基地与广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还不够紧密。
构建面向东盟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主要思路
(一)实施重点企业控链工程
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母工厂”、供应链平台企业等重点企业,在整条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决定着产业发展方向。要加快构建面向东盟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利用沿边临港产业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的政策优势,鼓励在广西布局上述汽车行业的重点企业,鼓励重点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将总部设在广西,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充分整合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资金、人才、技术、渠道、品牌等要素,带动产业环节、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全面增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深度,增强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
(二)实施全产业价值单元串链工程
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由各种价值单元组成,一些单元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这些价值单元多由“专精特新”企业所占据。要加强政策引导,识别汽车产业有可能转移到国外的重要价值单元,引导其转移到广西,将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留在国内。鼓励汽车行业“专精特新”企业与核心企业结成更为紧密的产业联盟,共同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重点跨境产业价值单元企业在广西跨境重点园区内联盟竞合,整合产业链上的关键性价值单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创新链,并促进“双链”深度融合。
(三)实施关键部件技术工艺的基础把控工程
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加工工艺、工业母机、工业软件、中间产品等,由于工艺、技术及成本的因素难以取代,这是我国产业转移搬不走的“护城河”,可以成为我国“控链”的主要办法。在北部湾等地区,依托港口及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产业链上游关键产品、中间品的生产基地,加强“母工厂”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制造能力,鼓励重点园区企业优先采用国产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为我国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
(四)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源头锁控工程
以行业标准、专利等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控制了标准和专利就能有效实现对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源头锁控工程,重点在于发挥驻桂高校以及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中南大学新能源电池研究院、桂电南宁研究院等机构的科技优势,为广西汽车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产学研等方面的便利,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并主导相关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并重点向东盟国家推广,使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更多反映中国技术要求,以标准、规则确保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和把控能力。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实施路径
(一)整合资源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破局
广西打造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是引进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承担起建设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重任。必须看到,我国这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在三至五年内将基本完成。但当前广西推进整车项目有一定困难,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将错失最近几年广西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机会。为此,必须举全区之力破题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引进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
场竞争,市场份额不断被冲击和萎缩,难以承担起构建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建设的重任,需要进一步引进龙头企业。
3、跨境产业链水平不高
总体来看,广西汽车产业与东盟国家的贸易额偏小,产品价值和技术含量不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已经深耕七年,建有生产基地,2024年11月下线第16000辆新能源汽车,⑧但2024年1-10月,广西对印尼汽车及相关零配件的出口仅为7.86亿元,占广西汽车行业出口额的比重仅为15.4%(见表2),说明该生产基地与广西汽车产业链供应链的融合还不够紧密。
构建面向东盟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主要思路
(一)实施重点企业控链工程
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母工厂”、供应链平台企业等重点企业,在整条产业链供应链中处于核心和主导地位,决定着产业发展方向。要加快构建面向东盟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利用沿边临港产业园、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的政策优势,鼓励在广西布局上述汽车行业的重点企业,鼓励重点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相关企业将总部设在广西,以重点企业为核心,充分整合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各个节点的资金、人才、技术、渠道、品牌等要素,带动产业环节、供应环节之间的协同发展。全面增强与东盟国家产业合作的深度,增强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与韧性。
(二)实施全产业价值单元串链工程
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由各种价值单元组成,一些单元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具有不可替代性,成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这些价值单元多由“专精特新”企业所占据。要加强政策引导,识别汽车产业有可能转移到国外的重要价值单元,引导其转移到广西,将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留在国内。鼓励汽车行业“专精特新”企业与核心企业结成更为紧密的产业联盟,共同形成产业链供应链上的核心竞争力。鼓励重点跨境产业价值单元企业在广西跨境重点园区内联盟竞合,整合产业链上的关键性价值单元,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链、创新链,并促进“双链”深度融合。
(三)实施关键部件技术工艺的基础把控工程
关键零部件、关键材料、关键加工工艺、工业母机、工业软件、中间产品等,由于工艺、技术及成本的因素难以取代,这是我国产业转移搬不走的“护城河”,可以成为我国“控链”的主要办法。在北部湾等地区,依托港口及平陆运河经济带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产业链上游关键产品、中间品的生产基地,加强“母工厂”建设,提升关键零部件及原材料的制造能力,鼓励重点园区企业优先采用国产基础零部件、基础材料、基础软件,为我国产业基础能力的提升提供机会。
(四)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源头锁控工程
以行业标准、专利等为核心的知识产权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源头,控制了标准和专利就能有效实现对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把控。实施标准和知识产权的源头锁控工程,重点在于发挥驻桂高校以及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中南大学新能源电池研究院、桂电南宁研究院等机构的科技优势,为广西汽车产业的相关企业提供产学研等方面的便利,鼓励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并主导相关行业国际标准制定,并重点向东盟国家推广,使新能源汽车国际标准更多反映中国技术要求,以标准、规则确保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竞争优势和把控能力。
广西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实施路径
(一)整合资源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破局
广西打造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是引进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通过龙头企业的拉动,承担起建设面向东盟跨境产业链供应链,以及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重任。必须看到,我国这一轮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在三至五年内将基本完成。但当前广西推进整车项目有一定困难,如果错过这个时机,将错失最近几年广西汽车产业最重要的发展机会。为此,必须举全区之力破题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引进有实力的“造车新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