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76版
新时代国有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价值意蕴和路径探析
企力量。
  (二)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分配秩序
  合理公平分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分配问题。要想通过国有企业更好地推进共同富裕,必须通过合理有效的分配方式来解决分配问题,引导国有企业维护社会收入公平,依靠科学有效的分配制度,为在分配环节推进共同富裕。国有企业需着力提高劳动者劳动收入,最大限度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参与感及工作安全感,结合强有力的激励政策,激发员工的潜能。
  在积极承担纳税责任的基础上,探索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体制机制,通过多元途径促进国有企业的发展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保证国家分配的公平和正义。创新第三次分配的实践机制,更加重视国有企业在人力、物力等方面做出的巨大贡献,细化估算国有企业财力贡献和实物贡献的占比,提升国有企业第三次分配效应,促使国企积极参与社会帮扶与社会救助,以多种方式促进共同富裕,为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战略担当作为,共同担负起促进共同富裕的社会责任。
  (三)重视国有企业的企业精神
  精神富裕作为共同富裕的基点,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指标,同时也是国有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落脚点。因此,在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同时,必须注重精神富裕,促进人民多方面、多层次实现精神富裕的美好生活。[10]继续发挥企业家精神的指引作用,提高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认同感,充分认识到企业家精神是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源泉,是新时代精神共同富裕的重要坚守。
  在我国进入新时代以后,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重视培养国有企业的企业精神,发挥精神的积极作用,因此要持续增强市场深入挖掘、快速供给精神文化产品的能力,从而产出更多的文化精品,在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设进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
  结 语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国有企业作为国有经济微观载体,更加要求把握科学发展武器,依据国有企业的发展历史来探索规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也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国有企业推进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要始终坚持国有企业的公有制经济的性质和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解决在推进共同富裕建设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稳步持续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新动能、添加新活力、提供新路径。同时,面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国有企业要在时代变化中与时俱进地推动国有企业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向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稳步前进,提供国有企业的理论支持和实践选择。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10-26(01)。
  [2]江剑平:《利润全民共享:国有企业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逻辑与路径》,《当代经济研究》,2023(10):38-55页。
  [3]魏益华、周雯:《国有企业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23(5):46-56页。
  [4]邸敏学:《国有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研究》,2022(10):122-132页。
  [5]王祥明:《努力发挥国有企业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红旗文稿》,2022(22):17-21页。
  [6]陈新:《马克思主义财富观下的共同富裕:现实图景及实践路径——兼论对福利政治的超越》,《浙江社会科学》,2021(8):4-10+156页。
  [7]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日报》,2012-11-18(01)。
  [8]习近平:《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求是》,2021(20):4-8页。
  [9]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10-28(01)。
  [10]罗章松、苏雪芹:《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阐释和实践路径研究》,《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23(4):16-22页。
  作者简介
  袁辰辉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崔敏敏 辽宁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共同富裕
  乔秀花 青海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