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37版
生态康养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态康养人才培养、社会资本参与等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同时,对生态康养企业在融资支持、税收返还、厂房租金减免等方面给予优惠,吸引更多企业来抚州投资、促进更多康养项目在抚州落地,从而推动抚州市生态康养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促进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把抚州打造成为南昌都市圈、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及海西经济区生态康养的后花园。另一方面,完善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加强道路交通、水、电、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和智能设备在生态康养服务领域的应用覆盖面,提升智慧康养应用水平,提升服务质量,从而大力推进抚州市全国生态康养名城、森林康养强城创建,更好地将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促进抚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二)做好融合文章,提升整体实力
  做好融合文章,为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按下“快进键”。一方面,坚持多要素融合。加快引进培育领航型、旗舰型生态康养龙头企业,进一步丰富生态康养业态,大力促进生态康养与旅游、医疗、养生、养老、文化、体育等业态相融合,持续建好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推出更多各具特色的中医药健康旅游线路,深入打造生态养生、中药健康体验、康养温泉等度假区,推动生态旅游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深度融合;持续打造好“热敏灸”康养示范基地;进一步创建好国家级、省级森林康养基地,打造江西省森林康养基地样板;同时,加快构建多样化、高品质、全覆盖的文旅康养产品体系。借鉴山西省晋城市做法,该市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推动康养与文旅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成功打造“文旅康养样板城市”,成为全国首个“世界康养示范城市”。[4]另一方面,促进三产有机融合。在发展生态康养第三产业的同时,还要促进生态康养与第一、第二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加快发展康养智能装备制造、医疗康复辅具、生态林果产品精深加工等第二产业,加快推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链条的生态康养产业链,持续释放生态康养产业活力和潜力。
  (三)做好人才文章,保障长远发展
  人才是兴业之本、产业发展之基。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招引培育政策。一要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对接全国康养产业城市联盟、民革中央企业家联谊会以及“名院名校名人”资源,大力招才引智,特别是要引进医疗保健名医,高层次经营、管理、营销人才。二要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根据生态康养产业发展的市场需求,加快生态康养人才培养,在本地有关高校定向增设生态康养领域相关专业,“订单”式培养生态康养实用型、技能型专业人才。同时,有计划地通过长中短期培训、在岗培训、进修培训等方式,建立一支生态康养管理与专业服务队伍,不断提升其业务技能水平,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三要在职称评聘、评价考核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实施生态康养从业人员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保障生态康养管理、专业技术人才薪酬和福利待遇,提升其职业获得感和幸福感,从而留住人才,为抚州市生态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四)做好品牌文章,增强竞争优势
  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一是打造“天然氧吧”“养生福地”“长寿之乡”品牌。充分利用抚州市优良的生态环境,打造康养特色品牌,吸引养老人群来抚州旅居调养。借鉴浙江省丽水市做法,该市充分利用好山好水好空气,打造龙泉市氧吧长寿小镇,将医疗、养老、旅游和娱乐等多种服务融合在一起,为养老人群提供全方位的康养体验。二是打造高品质医疗保健服务品牌。聘请名医坐诊,研发打造融合药食同源独特魅力和现代健康概念的“治、养、调”一体化健康解决方案,为慢性病患者、亚健康等人群提供良好的疗养环境,从而满足其康复需求。三是打造富有特色的运动项目品牌。根据都市人群对“绿水青山、梦里老家”的向往,因地制宜地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户外健身运动项目,吸引他们的到访。这样,通过全力打造“康养到抚州,生活更美好”康养品牌,使绿水青山既有“颜值”又有“价值”,从而为全国生态康养产业发展提供江西样板、抚州模式。[5]
  参考文献
  [1]《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扬长补短固本兴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江西篇章》,《光明日报》,2023-10-14(01)。
  [2][3][5]饶品翔:《2023首届中国·抚州生态康养产业发展大会举行》,《抚州日报》,2023-11-11(A1)。
  [4]杨文俊:《2022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山西日报》,2022-09-15(01)。
  作者简介
  彭杏龙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马列理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乡村振兴
  池升明 中共抚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讲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