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69版
壮族传统音乐传承与创新发展对策
  2、联动扶持
  通过制定具体的扶持措施,如资金补贴、项目扶持等,鼓励和支持壮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创新。同时,加强壮族传统音乐与学校教育、社区文化活动的融合,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壮族传统音乐,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3、宣传策略
  结合壮族传统音乐的特点和现代社会的需求,制定全面而具体的宣传推广策略,突出其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利用现代媒体和技术手段,创新宣传推广方式。与其他领域的机构、组织或个人进行跨界合作与交流,定期举办壮族传统音乐的演出、展览、论坛等系列推广活动,为民众提供了解和欣赏壮族传统音乐的平台。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壮族传统音乐与其他民族文化的交流互鉴,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4、人才规划
  制定中长期人才培养规划,举办培训班、研讨会等,促进壮族传统音乐人才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的迭代提升;鼓励和支持高校、艺术团体等机构开展壮族传统音乐的研究和创作工作,为壮族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5、表彰奖励
  制定激励机制,对在壮族传统音乐传承和发展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或团体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利用官媒大力宣传其优秀事迹,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营造传扬音乐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吸引更多人加入传承和创新的实践行动中。
  (二)文化生态环境
  1、完善音乐传承生态
  壮族传统音乐的兴衰与传承离不开其存续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音乐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至关重要。政府和社会应加强对壮族传统音乐发源地、传承地等特定区域的文化生态保护,确保音乐文化与其环境和谐共生。
  2、拓宽音乐交融格局
  利用民族区域特点,举办音乐节、音乐会、民俗文化活动等,为壮族传统音乐提供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促进与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增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同和共同体意识,推动形成多元一体的音乐文化格局。
  3、提高传承技艺实效
  搭建壮族传统音乐文化传承机制,涵盖传承人的认定、培训、资助等,确保传统音乐技艺传承有效提升。同时,推动学校、社区等机构将壮族传统音乐纳入教育体系,使其成为文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4、创设国际交融平台
  通过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举办国际音乐节等方式,将壮族传统音乐推向世界舞台,展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同时,积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音乐家进行交流和合作,借鉴他们的经验和做法,推动壮族传统音乐的创新和发展。
  5、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尊重和保护壮族传统音乐的良好氛围。通过媒体宣传、社会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壮族传统音乐的认知度和认同感,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和传承壮族传统音乐的良好局面。
  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讲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组成一体,一体离不开多元,多元也离不开一体,一体是主线和方向,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两者辩证统一。”[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壮族传统音乐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族交流交融的发展大潮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加强对壮族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到它的价值和意义,为构建和谐、稳定、繁荣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求是》,2024(8)。
  [2]郭兴:《乡村振兴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的现代重构——以忻城壮锦为例》,《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9(6):9-14页。
  [3][4]姜宝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救赎与专业人才培养》,《贵州民族研究》,2018(12):117-120页。
  [5]《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团结进步重要论述综述》,《人民日报》,2021-08-25(01)。
  作者简介
  黄昭彦 桂林理工大学南宁分校教授、基础学科部主任,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民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