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86版
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分析
王小晶
    公安院校学员通过对《行政法》的学习,在全面掌握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和理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学理论变革的原因。

◎陕西省职教学会教改项目“基于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行政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23SZX274)
  当前公安院校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公安院校如何加强显性的思政课程建设方面。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思政建设存在教师教学综合素质、教学过程专业知识和思政元素的有效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价等方面不足。《行政法》课程思政建设应当提高专业课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建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以及构建科学的课程思政评估体系,从而实现课程思政建设助力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的目标。

  课程思政旨在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深入挖掘各类课程思政教育的育人元素、育人内涵、育人功能,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打造大学生人才培养新模式,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即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
  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一)深入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
  2020年5月发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任务。”指明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前进方向,并且提供了积极的行动指南。公安院校《行政法》课程思政其核心在于基于行政法教学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教学内容,发掘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的资源,构建起《行政法》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结合,形成专业课和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在传授学生行政法专业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家国情怀和依法行政的能力,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将立德树人真正落到实处。
  (二)培养德法兼修的新时代法治专业人才的内在需求
  公安院校学员通过对专业核心课《行政法》的学习,可以在全面掌握我国行政法律规范和理论的基础上,深刻理解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行政法学理论变革的原因。同时,该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对法学研究的热情和探索精神。通过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学生不仅在学术上得到了丰富的知识和理论支持,更重要的是在思想上得到了深刻的启发和提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教育模式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其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更好地为国家大局做出贡献。
  (三)推动《行政法》课程教学体系和内容改革的必要举措
  作为公安院校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的《行政法》课程,教师在讲授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客观、公正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