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西安高新区草堂工业园
服务农民8.6万人,辐射带动1497.9万人;推广新技术1167项、新品种2572个;科技特派员覆盖行政村8767个,帮扶结对9273个,培训38万人次;创办培训机构907个,建设创业基地170个,培训科技人员1.1万人次。
省级层面组建的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已全面对接并启动了与全省范围内26个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的结对协作与帮扶行动。省政府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对接启动与全省范围内26个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的结对协作与帮扶行动,解决技术难题329个,推广新品种505个,培育基层技术骨干7241人。
陕西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尽管陕西在科技资源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科技创新进程受到阻碍。陕西科技人员大多集中在省、市层面,县、乡历来是人才聚集的短板。一方面,县乡一级的科技资源和发展平台相对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人才,导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总量不足;[7]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和发展机会有限,陕西本就不多的科技创新人才,还在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或更高一级的科研机构外流,导致县级地区缺乏具备较高水平科研能力的人才,影响了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
(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尽管陕西省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从2015年的393.1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32.3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9.97%,同时县域层面的研发经费也持续扩大,但县域科技创新投入仍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县级财政对科技的直接支持力度有限,制约了基层科研项目的启动与实施,使得科技工作与创新活动的开展面临资金瓶颈。从财政投入的数据对比来看,陕西省在县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及其占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上,不仅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即便与相邻省份及西部其他省份相比,也显示出一定的劣势。[8]二是政府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不足。目前政府向企业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较小,导致企业在开展科技研发时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空间非均衡
陕西省在县域科技区位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在全国范围内尤为突出,其科技创新能力近八成高度集中于省会城市西安,相比之下,省内其他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则显得较为薄弱。且科技资源的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相继布局了光电子、生物医药、汽车配套制造等产业,
服务农民8.6万人,辐射带动1497.9万人;推广新技术1167项、新品种2572个;科技特派员覆盖行政村8767个,帮扶结对9273个,培训38万人次;创办培训机构907个,建设创业基地170个,培训科技人员1.1万人次。
省级层面组建的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已全面对接并启动了与全省范围内26个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的结对协作与帮扶行动。省政府组建科技特派员产业技术服务团队对接启动与全省范围内26个乡村振兴重点支持县的结对协作与帮扶行动,解决技术难题329个,推广新品种505个,培育基层技术骨干7241人。
陕西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尽管陕西在科技资源和政策支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由于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缺乏,科技创新进程受到阻碍。陕西科技人员大多集中在省、市层面,县、乡历来是人才聚集的短板。一方面,县乡一级的科技资源和发展平台相对有限,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端科技人才,导致科技创新人才队伍总量不足;[7]另一方面,由于资源分配不均衡和发展机会有限,陕西本就不多的科技创新人才,还在不断向经济发达地区或更高一级的科研机构外流,导致县级地区缺乏具备较高水平科研能力的人才,影响了科技创新实力的提升。
(二)科技创新投入不足
尽管陕西省在研发经费上的投入保持了稳定增长,从2015年的393.17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632.3亿元,年均增长率高达9.97%,同时县域层面的研发经费也持续扩大,但县域科技创新投入仍然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点:一是县级财政对科技的直接支持力度有限,制约了基层科研项目的启动与实施,使得科技工作与创新活动的开展面临资金瓶颈。从财政投入的数据对比来看,陕西省在县级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及其占本级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上,不仅与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距,即便与相邻省份及西部其他省份相比,也显示出一定的劣势。[8]二是政府对于推动企业自主创新的资金扶持不足。目前政府向企业提供的科技成果转化基金、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等支持力度较小,导致企业在开展科技研发时难以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支持,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三)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空间非均衡
陕西省在县域科技区位分布上的不均衡性在全国范围内尤为突出,其科技创新能力近八成高度集中于省会城市西安,相比之下,省内其他地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则显得较为薄弱。且科技资源的分布格局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近年来,西安高新区相继布局了光电子、生物医药、汽车配套制造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