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9版
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融合的路径研究
还对广大思政课教师明确提出“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因此,广大思政课教师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六个要”的素质要求和“八个相统一”的课程建设目标,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思政课程”建设各项工作,解决“思政课程”建设遇到的关键难题。
  首先,思政课教师“六个要”素质仍需提升。“六个要”素质即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5]是思政课教师“安身立命之本”,为思政课教师提升素质、能力等方面指明了方向。广大思政课教师能够自觉做到“六个要”素质要求,是一支“可信、可敬、可靠,乐为、敢为、有为的思政课教师队伍”。[6]但是,思政课教师如何善于从政治上看待问题、分析问题,特别是将纷繁复杂、乔装打扮、居心叵测的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使学生达到“拨开云雾见青天”的能力亟需提升。近年来,思政课教学中涌现出了,诸如“魅力教学法”“影视教学法+”等方法,这些方法对实现思政课教学效果起到了很好地促进作用。然而,教无定法、重在得法,贵在创法。因此,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继续探索创新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如何才能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这就需要广大思政课教师读懂、读透马克思主义理论,掌握、用好马克思主义看家本领,打开知识视野、国际视野、历史视野,即在视野要广方面下苦功夫、下大功夫,练就一身“真功夫”。
  其次,对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思政课课程体系建设还需完善。“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7]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根本遵循。这几年,广大思政课教师按照“八个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不断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在课程设置、教材使用等方面还需完善。众所周知,高职院校思政课必修课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形势与政策。除了必须开齐、开足思政课必修课,广西高职院校还可以结合区情、校情开设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例如:开设广西红色文化教育、大学生清廉教育、乡村振兴概论等课程,构建思政课“必修课+选择性必修课”的课程育人模式,更好地发挥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这有利于培养许许多多爱党爱国爱广西、清正廉明、投身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优秀大学生。要开设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不仅课程设置要合理,教材建设也至关重要。然而,广西高职院校中只有一些学校开设了门数很少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教材建设方面更是存在很大空白。因此,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可以通过录制、编写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在线课程、教材等,增强建设思政课课程体系的能力,完善“思政课程”建设,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课程和教材支撑。
  “打铁还需自身硬”。广西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要按照“六个要”和“八个相统一”的具体要求,通过认真自学、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学术研讨、课题研究、专项培训、外出考察等多种形式,守正笃实、久久为功,提高自身教科研水平和育人能力,为思政课教学和“思政课程”建设以及与其他各类课程教师合作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广西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遇到的主要阻力
  课程思政,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举止产生影响。[8]广西高职院校在“课程思政”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建设高等职业学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当然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
  一是思想认识层面。广西高职院校部分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必要、正确、深刻的认识,没有深刻认识到“课程思政”建设影响甚至决定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性,影响甚至决定着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甚至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部分教师参与“课程思政”的内生动力严重不足,不能坚决、彻底地贯彻落实上级和各自所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政策。
  二是信心能力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一些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美好前景信心不足,认为开展“课程思政”工作应该是思政课教师的事情与自己关系不大,而且这项工作又苦又累,只会增加额外工作,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看不到什么希望,因此缺乏建设“课程思政”的信心。还有一些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能力欠缺、途径不佳,合作效果达不到预期目标。具体表现为:某些教师不善于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所授课程教育,不清楚怎样深入挖掘蕴含在所授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因此,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到所授课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