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4版
管理信息系统一流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索
表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元素建设表1:“管理信息系统”课程思政元素建设

  (3)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推进科教融合,体现课程的行业特色。在课程教学中强化科研育人功能,不断将团队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促使科研资源、学术资源转化成育人资源。在信息系统开发应用的教学中融入教学团队负责人主持的陕西省科技厅重点项目“面向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农村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及应用示范”、陕西省教育厅项目“基于大数据的农村电商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研发及应用”、西安市科技计划项目“智慧农业技术研究——基于电商大数据的农产品供需预测系统研发”的研究成果等,实现科研反哺教育,将项目内容凝练成信息系统开发项目,作为学生的案例分析内容和系统开发内容,有效提高课程的创新性、深度和广度,并和行业紧密结合。
  3、创新课程教学方法,让课堂氛围更有温度
  教学团队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成果产出为导向,根据课程目标,构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四驱动”教学方法,将理论学习、知识转化、能力培养有机贯穿于课程整体教学中,发挥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双向促进作用,在理解中领悟,在领悟中理解。
  (1)问题驱动:以实际业务中的信息管理问题为导向引入教学内容,把各种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挑战、难题和典型案例作为讨论主题,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提出疑问、分析问题、探索解决方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2)能力驱动:以解决复杂信息系统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为重点进行讨论和分析,通过模拟实验、实践项目和团队合作等形式,培养学生程序设计、数据分析、信息可视化和沟通协作等核心能力,提高学生面对数字化时代挑战的实践能力和竞争力。
  (3)实践驱动:以项目为驱动开展小组创新实验研究,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际问题解决,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业务场景。这样的实践活动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信息系统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和应用,培养他们的项目管理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4)考核驱动:坚持“多维多元”过程性评价与“定性定量”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从学生综合素养、知识掌握程度、自主学习能力、理论思维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创新研究能力等六个维度考核评价,以学生个人状况、课堂表现、小组讨论、实训项目、课外拓展、课后大作业、阶段测试作为量化标准,制定“六度七化”评价体系。这样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和展示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结 语
  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指导思想,积极落实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建设要求,从教学理念、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开展“管理信息系统”一流课程建设,使学生掌握管理信息系统的理论知识、信息技术手段、各阶段的应用场景及未来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为后继专业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挖掘思政目标的蕴藏点,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精神、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职业伦理、革命传统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融入教学中,形成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实现无声育人的目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载《人民日报》,2016-12-09(001)。
  [2]《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国务院,https://www.gov.cn/ z h e n gce /2 019 - 08/14 /content_5 421 252 .htm,2023-12-30。
  [3]《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1910/t20191031_406269.html,2023-12-30。
  [4]《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育部,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7056/202006/t20200603_462437.html,2023-12-30。
  [5]高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与应对》,载《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3,45(S2):161-163页。
  [6]郭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理论内涵、实践偏差与经验检视》,载《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3(06):52-60页。
  [7]温潘亚:《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前提、反思和路径》,载《中国高等教育》,2020(08):12-14页。
  [8]隋牧蓉:《高校课程思政的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载《中国成人教育》,2021(18):47-49页。
  [9]卢晨昊:《高校课程思政生态路径构建研究》,载《江苏高教》,2022(4):106-110页。
  作者简介
  李鹏飞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管理信息系统、商务智能与大数据分析
  张 坤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匹配、数据分析
  毋建宏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理论与实践、信息技术商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