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

◎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陕西文化产业数字化协同创新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4ZC-YBXM-156)
数字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也是乡村振兴的新动力。乡村数字化发展成绩斐然,但也存在数字资源涌入与乡村承接力有限、数字技术带来乡村产业趋同、乡村数字化发展核心技术研发和自控力太弱、数字化基础薄弱、资金人才匮乏等问题。资源精准投放、利益驱动提升乡村承接资源能力,打造数字化特色乡村产业,多方合作增强技术研发和自主能力,加大政策性金融支持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人才引进培养力度等措施,有助于乡村数字化转型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没有乡村的全面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在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并转化为生产力的背景下,建设数字乡村,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实现数字化转型,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由之路。[1]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实施数字乡村战略”,2019年《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明确将数字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再次强调发展乡村数字经济,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对乡村振兴的驱动作用。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数字经济多维赋能乡村振兴拉开了大幕。
数字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的现状
首先,乡村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增长。其中,全国农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从2018年的1.17亿增长到2023年底的1.92亿户,农村宽带接入用户占比从2018年的8.8%增加到2023年的30.2%(图1)。截至2023年底,农村地区4G网络覆盖率达到98%,基本实现乡镇级以上行政村的覆盖。偏远地区通过卫星通信技术实现的网络覆盖增长15%,确保了这些地区网络通信的稳定性。[2]其次,在“国家队”引领下,数字技术资源密集下沉,投入产业、生态、乡风、治理等各个方面,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全面转型增效,推动了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智慧农业、乡村文旅等新业态、新产业和新模式发展。[3]最后,数字乡村信息化平台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提供了技术、数据、资金、信息等全方位支持,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AI智能等技术实现乡村振兴的创新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4]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的困境
(一)数字资源涌入与乡村承接能力有限之间的矛盾
自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大量数字资源涌入乡村地区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数字技术、数据和信息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有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数字资源涌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而乡村承接能力,即接收、整合和利用数字资源方面的能力,因为人才、技术、资金等限制相对较弱,数字资源下沉的速度和规模受限,难以满足乡村振兴的需求。所以,数字资源下沉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