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链协同 厚植优势 洋县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四大国宝齐聚洋州大地,三色美酒源自朱鹮之乡。洋县,地处中华祖脉秦岭之南,古称洋州,如今有着“朱鹮之乡”的美誉。洋县山川形胜,钟灵毓秀,资源富集,东方宝石择地而居,一弘清水润泽京华,蔡伦造纸传承文明,文同画竹口口相传。
洋县具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厚重的文化底蕴,在发展有机首位产业、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和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具有排他性的先天优势。“十二五”以来,洋县坚定实施全域有机战略,以建设国家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基地为突破口,延伸加工流通,创新产业形态,打造知名品牌,完善利益机制,协同推进产业链、创新链、价值链和利益链“四链融合”,全要素推动有机引领的农村产业深度融合。
十年铸剑,一朝出鞘。截至目前,洋县已认证有机产品15大类111种17.68万亩,产品涵盖“粮、菜、果、药、畜”等多个品种。先后培育“链主”企业23家,发展有机产品生产企业41户,成立合作社85个,引导3万余名群众参与到有机产业发展中,有机基地面积稳居全省第一,成功创建全国有机认证示范县、全国朱鹮生态保护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2022年5月,被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认定为“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在有机产业引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道路上,洋县经过长期探索和实践,成功将资源环境优势有效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生态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蓝本。
一是科学规划,明确发展方向。坚持规划引领,前瞻性做好产业顶层设计,明确发展方向和着力点,先后编制了《洋县有机产业发展规划》《有机产业园区总体规划》《洋县国家级生态产品供给基地建设规划》《洋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实施方案》,形成了完备的有机产业规划方案体系。充分发挥规划方案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严格按照规划布局产业链、创新链,构建“一心、八组团、十大功能区”空间发展格局,系统推进有机产品加工区、有机产业综合服务区、有机食品仓储物流区等板块建设,促进有机产业规范有序融合发展。
二是政策引导,强化要素保障。洋县从战略高度将有机产业作为全县首位主导产业,成立了有机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制定出台了《洋县有机产业园区管理办法》《洋县有机产业园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在企业入驻、土地供给、配套服务、资金奖励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资金支持,积极培育壮大有机产业“链主”企业,累计投入各类资金4.8亿元用于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县财政每年落实1000万元有机产业发展基金、1000万元生态旅游发展基金、1000万元稻渔种养产业专项资金,支持有机认证和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力做好要素保障,为有机产业融合发展服务护航。
三是厚植基础,做强首位产业。坚定实施“全域有机”重大战略,围绕“加工流通延伸产业链,业态丰富拓展创新链,品牌引领提升价值链,机制创新筑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