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7版
广西着力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的路径研究
姚 华
  当前我国包括汽车在内的一些产业加速向东盟国家转移,在广西等地建设面向东盟的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有助于保障国家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当前,广西汽车产品谱系与产业链不断扩展,但依然存在着体量偏小、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跨境产业链水平不高等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广西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水平,提出加快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破局、打造面向东盟的汽车“母工厂”、开展跨境供应链示范、提升示范园区基础能力、建设北部湾大宗商品战略储运中心等对策建议。

  汽车跨境产业链供应链关键节点概念的提出
  (一)我国产业向东盟国家转移加速
  近年来,我国产业向海外转移呈现出加速转移、链条转移的态势。以东盟国家为例,2023年我国与东盟国家贸易额达6.41万亿元,①连续四年超越美国及欧盟,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这主要是因为东盟国家承接了我国大量的纺织服装、电子、玩具等中低端产业,发展需要我国更多的上游零部件、机器和原材料,“链条化”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
  不仅如此,我国产业转移出现了“胁迫转移”的趋势。近年来,美国实施更为极端的产业政策,典型的如“友岸外包”,要求将供应链转移到美国认为是“友岸”的国家,其中就包括以越南为代表的东盟国家。从2022年开始,美国为了所谓的“去风险”,实施“中国+1”战略,以美资企业为主导,胁迫其供应链上的中资企业或在华的外资企业外迁到东南亚、印度、墨西哥等国,而且采取了“不转移就不下单”的手段来进行胁迫。在美方的压力下,不少中国企业及在华外资企业被迫向海外布局。
  就汽车产业来看,近年来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崛起,新能源车企“出海”已经是大势所趋。但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美市场以及欧盟市场均通过关税等方式限制我国新能源汽车进入本国市场,我国车企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国设厂布局已经成为现实的选择。目前东盟已经成为我国车企海外投资最集中的地区之一,2023年我国品牌占东盟新能源汽车销量的67%。②长城、比亚迪在泰国,极氪、上汽通用五菱在印尼等国,已经加大投资设厂的力度,汽车产业链加速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二)产业链跨境转移的影响
  我国产业链的跨境转移,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产生如下影响:一是有缺环缺链的风险。产业链供应链是一个完整的链状组织,其构建过程需要经历数十年激烈的市场竞争及残酷的淘汰才逐渐成形。我国拥有当前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链和供应链,随着产业链的跨境转移速度加剧,势必让一些环节出现“缺环缺链”,在当前国际复杂多变的大环境下产生巨大的风险。
  二是会导致部分价值的流失。转移到境外的产业链,不仅带走了一定的环节,也不可避免地使我国遭受一定的经济损失,丧失大量的就业机会,从而给国内产业的健康发展及社会稳定带来一定冲击。
  三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开展“贸易战”及“脱钩”的压力,也相应地对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提出了全新的严苛要求。从产业安全的角度,我国不仅面临西方国家“卡脖子”的技术压力,在一些重要环节,如原料供应等领域,也会承受巨大的压力。我国大量的原材料,包括各类矿石、原油、木材、粮食等大宗商品对外依存度很高,随着西方对我国不断进行打压,不停地通过科技、金融、贸易,甚至军事手段进行干扰,我国的原材料进口也有可能成为另一种形式的“卡脖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