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6版
以习近平文艺观引领中国高校动画人才培养研究
康向上的精神内涵。
  三是创新表达方式,提升作品质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可以借鉴国际先进的动画技术和理念,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时代特征,创造出具有独特风格和深刻内涵的动画作品。同时,注重细节处理和情感表达,使作品更加细腻、真实、感人。通过高质量的动画作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精神文化享受。
  (二)从文化传承上入手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中写道:“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善于从中华文化宝库中萃取精华、汲取能量,保持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的高度信心,保持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的高度信心,使自己的作品成为激励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这一观点与动画育德目标高度契合。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10]其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在动画专业教育中增加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课程。如中国艺术史、民间文学、传统绘画技法等,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这样能够引导学生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民族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到动画角色设计、剧情构思、画面表现等方面。
  二是开展传统文化体验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传统文化场所,让学生亲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邀请传统文化专家、艺术家来校举办讲座或工作坊,与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传统文化的知识和创作经验。
  三是鼓励原创动画作品,注重民族文化元素的融入。在动画创作中,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具有民族特色的原创作品。
  四是设立文化传承奖项,激励动画人才的文化传承实践。在动画行业或学校内部设立文化传承奖项,对在动画创作中积极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的优秀作品进行表彰和奖励。
  (三)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上入手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2021年12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到:“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11]这一重要指示,对于广大艺术创作者来说,其核心要求就是要始终做到与时俱进,紧紧围绕时代主题搞创作。其具体举措包括:
  一是创新课程结构。调整动画专业的课程结构,设置前期剪辑与后期制作等主线课程内容,同时以动画绘图基础与计算机信息基础课程为支架,形成稳定的创新型课程结构模式。这种结构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为创新思维的培养提供坚实基础。
  二是引入创新教学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跨学科合作等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真实的动画项目或社会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创新,从而激发其创新思维。
  三是深化校企合作。与动画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让学生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创新。同时,企业专家也可以走进校园,为学生分享行业前沿技术和创新理念。
  四是建设实践基地。建立校内或校外的动画实践基地,配备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软件。实践基地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条件,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
  (四)从职业道德教育上入手
  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修养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注重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将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12]这一理念与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观培育、职业道德教育目标高度一致。
  动画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还要在动画史、动画制作技术、动画艺术理论等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相关的思政元素,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链。其具体举措有:
  一是在动画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限于传统的思政课程,而是要在动画史、动画制作技术、动画艺术理论等专业课程中,深入挖掘与职业道德、社会责任相关的思政元素。例如,通过分析经典动画作品中的道德观念、社会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动画作品对社会的责任与影响,培养其尊重版权、注重原创、关注社会热点等职业道德。
  二是鼓励学生参与真实的动画项目或社会实践,如与影视公司、广告公司合作,参与动画片的制作、广告动画的创意设计等。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或项目负责人要强调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如团队合作、诚实守信、尊重他人创意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讲解职业道德规范,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