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川陕红色歌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逻辑理路
◎西南民族大学“四川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24年度项目“大中小学一体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项目编号:2024SEED4024)◎巴文化传承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项目“巴地红色歌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研究”(项目编号:BCF2023ZC07)
◎2024年度巴中市社科规划项目“巴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Z24ZC206)
川陕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歌谣记录了各族人民的苦难,传颂了红军英勇斗争的“史诗”,镌刻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塑造了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高度的契合性决定了川陕红色歌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道德准则、效能支撑和文化载体。通过遵循认知、认可、认同三层面路径,实现川陕红色歌谣的效益性与数字化,注重川陕红色歌谣发展的生活性与教育性,应用川陕红色歌谣影响的长效性与实践性,在传承和发展川陕红色歌谣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在土地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曾回荡着无数革命先烈、巴山儿女的呐喊与歌声,其所蕴含的红色价值不仅反映了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历程,而且将激励新时代的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诗言志,歌永言,产生于革命时期的川陕红色歌谣是伟大的人民斗争及革命乐观主义在文学形式上的特殊反映,一部红色歌谣集便是一部人民斗争史和情感史。作为共建共享的民间文化艺术,红色歌谣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普遍性的话语体系落实到具象化的表达之中,通过传颂彼此同根同源的深厚情感,以嘹亮、激荡人心的旋律唱述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活意义,对凝聚更强大、更有黏性的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启示。
已有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以“概念、价值以及路径”为主,着重关注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四个方面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歌谣文化的共享性特别是基于歌谣衍生文化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从歌谣文化本体着手去探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歌谣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建设关系的成果较少。[2]本文聚焦于川陕地区的红色歌谣,深入探究其在当地革命历程和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剖析红色歌谣如何促进各族人民共创、共享以及共情,揭示红色歌谣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内在逻辑与重要价值。
◎2024年度巴中市社科规划项目“巴中红色文化资源融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路径研究”(项目编号:BZ24ZC206)
川陕红色歌谣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时期,歌谣记录了各族人民的苦难,传颂了红军英勇斗争的“史诗”,镌刻了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塑造了共同的价值理念,这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高度的契合性决定了川陕红色歌谣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道德准则、效能支撑和文化载体。通过遵循认知、认可、认同三层面路径,实现川陕红色歌谣的效益性与数字化,注重川陕红色歌谣发展的生活性与教育性,应用川陕红色歌谣影响的长效性与实践性,在传承和发展川陕红色歌谣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1]在土地革命时期,川陕革命根据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曾回荡着无数革命先烈、巴山儿女的呐喊与歌声,其所蕴含的红色价值不仅反映了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革命的历程,而且将激励新时代的人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诗言志,歌永言,产生于革命时期的川陕红色歌谣是伟大的人民斗争及革命乐观主义在文学形式上的特殊反映,一部红色歌谣集便是一部人民斗争史和情感史。作为共建共享的民间文化艺术,红色歌谣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性、普遍性的话语体系落实到具象化的表达之中,通过传颂彼此同根同源的深厚情感,以嘹亮、激荡人心的旋律唱述各民族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的生活意义,对凝聚更强大、更有黏性的共同体、促进中华民族大团结具有重要启示。
已有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以“概念、价值以及路径”为主,着重关注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四个方面切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随着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提出,歌谣文化的共享性特别是基于歌谣衍生文化的开发利用等方面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从歌谣文化本体着手去探究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歌谣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建设关系的成果较少。[2]本文聚焦于川陕地区的红色歌谣,深入探究其在当地革命历程和社会变迁中的角色,剖析红色歌谣如何促进各族人民共创、共享以及共情,揭示红色歌谣在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认同中的内在逻辑与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