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05版
我国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的回顾与展望
文/张福顺 张秋霞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心理及相关因素对老年健康的影响及机制”(项目编号:2020YFC2003001)
  近年来,我国老年心理卫生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如何通过加强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创制,有效缓解老年心理健康问题高发态势,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需要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发现,我国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经过70多年的改革发展,已经基本建立了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体系,在新形势下,未来应积极开展老年心理健康促进和心理问题防治工作,加强保障经费投入,提高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服务能力,使更多老年人摆脱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困扰,安享健康幸福晚年。

  引言
  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呈现明显的加速态势。由于我国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高龄化和空巢化趋势明显,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及心理健康促进将面临更大压力和挑战。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工作。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明确提出,要规范发展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心理健康服务,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重视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的新形势下,面对广大老年人“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碍患病率高、致残性强、家庭和社会负担重、经济社会影响大”的严峻形势,[1] 加强对策研究,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积极应对之路,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针对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问题如何加强政策应对,学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心理卫生健康的内涵和测量、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状况、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的影响因素等方面、如何开展老年人心理卫生健康护理等方面。关于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问题,虽然有学者从健康老龄化角度对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老年健康保障体系有所论及,但均缺乏深入系统的考察。我国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当前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的现状是什么?我国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面临怎样的形势与挑战,该如何应对?这些问题研究还不够充分。因此,本文梳理了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的变迁历程,通过文本分析和调查研究归纳和分析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体系架构及其特点,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背景下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面临的问题挑战。最后,结合公共政策、社会政策建设的可行性提出优化老年心理卫生健康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