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2版
“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文化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因应之策
    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

  新疆文化资源特色鲜明
  新疆位于欧亚大陆深处,作为中国西陲的战略要地,在历史上的丝绸之路枢纽地位无可替代,多民族汇聚于此,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形成了多元丰富的民族特色文化,独特的区位文化优势为新疆文化资源开发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
  (一)独特的区位文化优势
  历史上的新疆被称为“西域”,地理位置处于我国西北边陲,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蒙古、巴基斯坦等多个国家相接壤,作为“古丝绸之路”,连接着欧亚大陆,是一条经贸来往和人文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是各种文化与中华文化融合交汇之地,在这里各语系语言交流共存,多种宗教在此汇聚且交流交融,这也正是新疆地域文化多元丰富、底蕴深厚、历史悠久的原因。再者,辽阔的地域条件,形成了奇特不一的地貌景观。此外,新疆亦坐拥众多驰名国内外的非物质文化瑰宝,其独有的地理位置与文化特色,构成了新疆特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坚实基石与先天优势。
  (二)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
  据考古证实,新疆的天山南北各地发现了大量人类祖先活动的遗迹,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新疆就是远古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之一。早在旧石器时代,“西域三十六国”已初具雏形,继秦汉以后,该地区在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深刻影响下,逐步孕育出三大文化重心:于阗文化重心、龟兹文化重心以及楼兰与罗布泊文化重心。此地历史长河中,多民族共处共生,相互交流融合,世代繁衍,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特色鲜明的古迹、遗址及文物。比如,遍布各地的古城堡、古寺庙、古驿站、古墓葬和千年佛窟。还有一系列璀璨的文化,比如,龟兹文化、楼兰文明、伊犁乌孙文化,这些深厚且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为新疆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不仅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学者的浓厚兴趣,也为新疆特色文化的挖掘与开发奠定了丰富而宝贵的历史基础材料。
  (三)奇特的自然生态文化景观
  新疆幅员辽阔,地处内陆,远离海洋,自然生态文化景观具有地域特色,奇特的地质自然生态景观是由“三山夹两盆”的地貌造就而成。境内分布着多种地形地貌景观,有沙漠绿洲、戈壁草原、冰峰雪山等。不同的地理气候风貌造就了新疆“瓜果之乡”的美誉。奇特的地域风貌让这片土地上孕育着很多珍贵的植物,其中野生植物多达3000多种,这些植物具有很好的药用食用、工艺等经济文化价值。比如,天山雪莲、罗布麻。同时,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种类繁多,有700多种,为野生动物保护研究提供了极高的文化价值资源。与此同时,全疆各地散布着诸多知名旅游胜地,诸如赛里木湖、那拉提草原、天山山脉、喀纳斯湖及天池等,这些地区不仅拥有壮观的自然风光,还坐拥多样化的动植物生态,共同编织出一幅幅蕴含非凡自然与文化底蕴、散发浓厚文化韵味的绚丽画卷。
  (四)多元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
  新疆的一大亮点是其多元民族共处、多种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