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相衔接的成效、问题及建议
弱,小农户参与现代农业生产水平较低。云南农业以小农户经营为主,具有较强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少,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数量少层次低,联农带农能力较弱。
(四)脱贫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服务下沉难
2023年,27个国家级重点帮扶县、30个省级重点帮扶县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40.60%和34.2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2.33个、18.68个百分点。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仍然较大。但是,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增加,偏远乡村农村常住居民稀疏化特征日益突出,空心村不断增加,当前村村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状况,面临着严重的服务下沉困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例,脱贫地区农村普遍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村社分布和农民居住普遍较分散,一方面,村村配置卫生室的布局,面临着服务规模不足、服务资源和人才配置低效化、乡村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配置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以村为单元的服务对象划分方式,一些跨村、跨乡(镇)的村民小组居民,面临着村内就医比跨村甚至跨乡(镇)就医还远、成本还高,但是跨村、跨乡(镇)就医享受医保优惠少的困境。
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新要求、新部署,针对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的需求,2025年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云南农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未来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围绕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完善乡村交通体系,补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提高技术创新和转化水平。二是全面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市场融合发展,合理布局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革服务方式,不断提升供给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守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结合脱贫地区实际,针对当前普通农户与脱贫户、低收入人口和重点监测人口返贫致贫的风险和挑战,加快构建多政策横向协同、多层级纵向贯穿的分层分类常态化帮扶机制,兜牢底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四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增效是核心,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着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五是发挥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乡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注释
①根据新闻报道相关数据计算。
②“三个全覆盖”,即坚持以产业扶持全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金融扶持全覆盖。
③“三个一律”,即对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产业的、使用沪滇合作资金实施产业项目的、流转农村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的,一律要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④孟连牛油果“334”利益分配机制,即牛油果销售收入农户、龙头企业各占三成,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占四成;蒙自蓝莓“622”利益分配模式,即蓝莓销售收入农户占六成、村集体公司占两成、龙头企业占两成。
⑤2024年数据未公开,只能使用2023年数据。2023年数据引自《云南脱贫人口收入持续较快增长》,https://mzzj.yn.gov.cn/html/2024/gongzuodongtai_0122/52346.html。
⑥数据来源:2020-2022农民收入数据中全国和云南省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23》,云南脱贫县数据引自《云南调查年鉴2023》;2023年、2024年数据均根据新闻报道整理或计算。
⑦根据2021年和2024年《云南领导干部手册》相关数据计算。
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⑨《202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年版:88页。
参考文献
[1]王淑娟:《不返贫 增收入 谋振兴》,《云南日报》,2025-01-04(01)。
[2]王淑娟、李莎:《为了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云南日报》2022-03-27(01)。
[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简报之八“五个突出”牢牢守住返贫底线》,https://nync.yn.gov.cn/html/2024/guancheluoshi_0830/1416684.html。
[4]《云南脱贫人口收入持续较快增长》,https://mzzj.yn.gov.cn/html/2024/gongzuodongtai_0122/52346.html。
[5]《希望的田野——中国农业农村十年发展成就》,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209页。
[6]王淑娟:《云南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云南日报》,2025-02-08(03)。
[7]阮紫嫣、张勇:《稳岗就业规模首次居全国第一》,《光明日报》2023-02-20(10)。
[8]《202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云南日报》,2025-01-23(01)。
[9]李茂颖:《“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云南乡村医疗服务质效为偏远地区接入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人民日报》,2024-12-03(11)。
[10]王淑娟、李莎:《云南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全力以赴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云南日报》,2022-03-28(02)。
[11]秦建佳:《云南:强基层聚人心固边疆》,《农民日报》,2024-07-25(03)。
作者简介
宋 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农村发展
(四)脱贫地区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效率不高,服务下沉难
2023年,27个国家级重点帮扶县、30个省级重点帮扶县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为40.60%和34.25%,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12.33个、18.68个百分点。脱贫地区农村居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仍然较大。但是,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规模增加,偏远乡村农村常住居民稀疏化特征日益突出,空心村不断增加,当前村村布局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状况,面临着严重的服务下沉困局。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为例,脱贫地区农村普遍分布在山区半山区,村社分布和农民居住普遍较分散,一方面,村村配置卫生室的布局,面临着服务规模不足、服务资源和人才配置低效化、乡村公共卫生从业人员配置难的困境;另一方面,以村为单元的服务对象划分方式,一些跨村、跨乡(镇)的村民小组居民,面临着村内就医比跨村甚至跨乡(镇)就医还远、成本还高,但是跨村、跨乡(镇)就医享受医保优惠少的困境。
建议
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新要求、新部署,针对云南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向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变的需求,2025年应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短板。云南农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未来云南农业农村现代化将围绕绿色发展持续发力,完善乡村交通体系,补足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设施设备,提高技术创新和转化水平。二是全面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城乡要素市场融合发展,合理布局村级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坚持“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改革服务方式,不断提升供给效率和服务保障水平。三是守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底线任务。结合脱贫地区实际,针对当前普通农户与脱贫户、低收入人口和重点监测人口返贫致贫的风险和挑战,加快构建多政策横向协同、多层级纵向贯穿的分层分类常态化帮扶机制,兜牢底线,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四是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增效是核心,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着力发展乡村产业,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五是发挥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全面坚持党的领导,多措并举加快推进乡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注释
①根据新闻报道相关数据计算。
②“三个全覆盖”,即坚持以产业扶持全覆盖、新型经营主体全覆盖、金融扶持全覆盖。
③“三个一律”,即对使用乡村振兴衔接资金发展产业的、使用沪滇合作资金实施产业项目的、流转农村土地发展规模种植养殖业的,一律要建立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
④孟连牛油果“334”利益分配机制,即牛油果销售收入农户、龙头企业各占三成,国有管理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占四成;蒙自蓝莓“622”利益分配模式,即蓝莓销售收入农户占六成、村集体公司占两成、龙头企业占两成。
⑤2024年数据未公开,只能使用2023年数据。2023年数据引自《云南脱贫人口收入持续较快增长》,https://mzzj.yn.gov.cn/html/2024/gongzuodongtai_0122/52346.html。
⑥数据来源:2020-2022农民收入数据中全国和云南省数据引自《中国统计年鉴2023》,云南脱贫县数据引自《云南调查年鉴2023》;2023年、2024年数据均根据新闻报道整理或计算。
⑦根据2021年和2024年《云南领导干部手册》相关数据计算。
⑧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3》相关数据整理计算
⑨《2023中国农村统计年鉴》,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编,中国统计出版社2023年版:88页。
参考文献
[1]王淑娟:《不返贫 增收入 谋振兴》,《云南日报》,2025-01-04(01)。
[2]王淑娟、李莎:《为了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云南日报》2022-03-27(01)。
[3]《云南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简报之八“五个突出”牢牢守住返贫底线》,https://nync.yn.gov.cn/html/2024/guancheluoshi_0830/1416684.html。
[4]《云南脱贫人口收入持续较快增长》,https://mzzj.yn.gov.cn/html/2024/gongzuodongtai_0122/52346.html。
[5]《希望的田野——中国农业农村十年发展成就》,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209页。
[6]王淑娟:《云南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云南日报》,2025-02-08(03)。
[7]阮紫嫣、张勇:《稳岗就业规模首次居全国第一》,《光明日报》2023-02-20(10)。
[8]《2025年云南省政府工作报告》,《云南日报》,2025-01-23(01)。
[9]李茂颖:《“信号升格”专项行动提升云南乡村医疗服务质效为偏远地区接入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人民日报》,2024-12-03(11)。
[10]王淑娟、李莎:《云南全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奋力开创乡村振兴新局全力以赴增加脱贫群众收入》,《云南日报》,2022-03-28(02)。
[11]秦建佳:《云南:强基层聚人心固边疆》,《农民日报》,2024-07-25(03)。
作者简介
宋 媛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农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