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39版
西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西藏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西藏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

力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6]西藏市场主体稳步增长,旅游市场加快复苏,带动消费品市场快速恢复。2024年西藏消费品零售总额943.44亿元,同比增长7.2%,比全国高出3.7个百分点,增速连续两年位居全国第一,其中乡村零售额176.81亿元,增长8.4%,为西藏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加快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
  3、转移净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保障
  2024年,西藏农村居民人均转移净收入4183元,比2023年增长404元,增速为10.7%,在可支配收入中占比19%。与2023年相比,转移净收入虽然增速下降,但与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相比,呈稳步上升的态势,收入结构不断优化。得益于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一直聚焦群众关切,不断提高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标准,持续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出台一系列惠民补贴政策,转移净收入的稳步增长。如西藏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规定,禁牧补助标准为每亩每年7.5元,草畜平衡奖励为每亩每年2.5元。同时,该政策也规定了限高标准为每人每年8000元,保底标准为每人每年2000元;农机购置补贴依据市场价而定,通常补贴30%;农业支持保护补贴金通过“一卡通”方式直接兑付给种植粮食的生产者,具体补助标准由各地市自行确定并报自治区备案。[7]一系列兜底保障政策的提标扩面和惠农强农政策的深入落实,有力保障了农村居民转移净收入稳步增长。同时西藏农牧区建设水平的提升,乡村旅游业、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也是转移净收入增长的重要因素。
  4、财产净收入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有益补充
  近年来,西藏农村居民家庭财富不断积累,投资渠道逐渐丰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保障农民财产权益,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盘活农牧区资源要素,闲置的固定资产、农用机械等出租,以土地流转为主的经营模式成为西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普遍模式,这些都是财产净收入增长的新亮点。
  (二)粮食和重要农牧产品供给稳步提升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西藏深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飞地种粮”“飞地种草”等措施稳步实施,不断夯实粮食安全基础。2024年西藏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林牧渔总产值持续稳步增长,尤其是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10万吨,达到112.9万吨,增长3.8%。其中,青稞产量88.8万吨,增长5.2%。蔬菜产量96.50万吨,增长9.2%。猪牛羊肉产量32.71万吨,增长5.6%。[8]
  牢守粮食安全底线,关键是提高农牧产品单产量,提高粮食单产的重要因素是把“粮田”变“良田”,高质量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西藏认真贯彻党中央“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部署,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将小田块、高低田改造成田块平整、集中连片田,不断完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2024年西藏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66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为285.54万亩,为粮食丰收打牢了基础。[9]同时利用植保无人机、免耕施肥一体机、大型联合收割机等现代化机械,实施科技种粮,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为例,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至85%以上。[10]
  西藏持续实施扩草增畜行动,开展人工种草和整村奶牛良种覆盖试点,努力扩大肉类、蔬菜生产,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不断提升。2024年上半年,西藏猪牛羊存栏1937.88万头(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