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52版
甘肃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甘肃守住粮食安全基本盘,筑牢经济发展压舱石。

  三是结构调优驱动粮食总产量持续增长。2024年,甘肃省通过“压夏扩秋”优化种粮结构,形成夏粮保口粮、秋粮促增收的新格局。夏粮产量达347.15万吨,同比增产3.53万吨,其中优质专用小麦占比提升至63%。秋粮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提高了高产作物玉米的种植面积,配套粮食晚熟品种与全程机械化作业,单产增幅达3.2%,助推秋粮总产突破948.96万吨。全年粮食总产量较2023年净增23.21万吨,达到1296.11万吨,创历史新高。[2]
  (二)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保障农民增收
  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的底线任务之一。2024年,甘肃持续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扎实有效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一是坚决夯实固成果、促振兴的工作基础。甘肃省坚持实行重点人群“六必访六必查”、到户帮扶“一户一策”、风险消除“七不消”,“一键报贫”机制识别监测对象3.2万户14.9万人,风险消除率68.6%。[4]将“三保障”和安全饮水作为衡量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的基本指标,全力推动相关工作取得新进展。在教育保障方面,积极推动控辍保学工作实现由“动态清零”到“常态清零”,切实保障每一位适龄儿童的受教育权利。在医疗保障领域,脱贫人口大病以及4种主要慢性病的救治覆盖率均高达99%以上,为脱贫群众的健康筑牢了坚实防线。住房保障工作扎实推进,顺利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工程,惠及10万余户农户,显著改善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成效显著,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5%,让广大农村群众喝上了放心水、安全水。甘肃省在积石山县6.2级地震后迅速作出有力反应,第一时间启动“绿色通道”,全面了解受灾群众的生活状况与实际困难,以最快速度、最高效率积极应对灾情,精准施策,将1.6万户受灾群众及时纳入监测对象,高效开展因灾监测帮扶工作,成功阻断了因灾致贫返贫的风险链条。
  二是多措并举保就业促增收。首先是打好打响“甘味”品牌。2024年全年“甘味”品牌企业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大关,有力地推动农产品从产值到收益的高效转变,为农民增收注入动力。其次,在联农带农方面,全省3473家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脱贫户达51万户之多;9.5万个合作社带动脱贫户91.1万户,切实提高了广大脱贫户的经营性收入。[5]再次,积极开展农业农村系统招商引资工作。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多达207个,到位资金高达716亿元,同比增长23%,[6]吸引了大量外部资源投入农业领域,为农业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进一步拓展了“三农”就业面。最后,统筹推进省外输转和省内拓岗。全省每年组织输转脱贫劳动力190万人以上,实现劳务收入500亿元,“津甘技工”“鲁甘人力”已产生品牌化效应。全省2893个村级光伏电站收益累计达到57.16亿元,发电能力居全国第三。[5]2024年,甘肃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