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12个,新入驻企业154家,打造闽宁乡村振兴示范村119个,其中闽宁镇禾美电商帮扶车间荣获第五届全球减贫最佳案例,国家脱贫攻坚成果考核评估和东西部协作考核评价均获“好”等次[5]。
(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打造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
聚焦“六特”产业,以促进全区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强化政策引领、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精耕细作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化、标准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一是“六特”产业稳步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宁夏大力发展肉牛、滩羊、牛奶、葡萄酒、枸杞、冷凉蔬菜六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宁夏特色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超过88%,葡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国首位,奶牛年单产突破10吨,高于全国0.3吨,肉牛、母牛存栏比例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累计创建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创建县区比重居西北地区第一[6]。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冻干牛初乳加工基地竣工生产,蒙牛宁夏全数智化工厂获评全球首个乳业“灯塔工厂”。
二是分类发展产业提质效。针对牛奶、肉牛价格下行影响农民收入问题,宁夏在全国率先出台“牛奶15条”“肉牛12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并及时出台跟进措施,促进加工转化,加强产销对接,强化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肉牛、滩羊等特色农牧业助农增收作用。
三是“海鱼陆养”模式取得新突破。近几年,宁夏渔业迅速发展,为乡村产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宁夏创新“海鱼陆养”模式,开展大黄鱼长途运输和内陆驯化养殖试验,开创了内陆盐碱水模拟海水养殖先河,“海鲜”产量1838吨,居西北第一,螺旋藻产量稳居全国第三,其中“日光温室鱼菜共生”入选全国设施农业重大引领推广技术[7]。在西部十二个省区中,首次举办全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五大行动”现场会,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2024年,宁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宁夏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持续稳定在9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到69%、32%、38%。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办理民生实事2169件①。
二是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宁夏持续巩固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成果,在全国率先出台高额彩礼治理“1+8”政策体系,做法得到中央农办、文明办、农业农村部和民政部高度肯定,并取得较好治理效果。其中“零彩礼”“低彩礼”占比67.8%,平均彩礼较治理前降低36%[8]。高质量举办首届全国和美乡村村钓邀请赛、和美乡村健康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发布仪式等系列活动,组织村BA、社火、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72场次,充分发挥农文体活动
(三)特色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打造现代化农业全产业链
聚焦“六特”产业,以促进全区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为目标,深入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双倍增计划”,强化政策引领、主体培育、科技创新、品牌建设,精耕细作特色产业,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业集聚化、标准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
一是“六特”产业稳步发展。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宁夏大力发展肉牛、滩羊、牛奶、葡萄酒、枸杞、冷凉蔬菜六大特色产业,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宁夏特色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超过88%,葡萄酒、枸杞深加工产品产量保持全国首位,奶牛年单产突破10吨,高于全国0.3吨,肉牛、母牛存栏比例高于全国10个百分点。累计创建国家特色优势产业集群5个、现代农业产业园6个,创建县区比重居西北地区第一[6]。亚洲单体规模最大的冻干牛初乳加工基地竣工生产,蒙牛宁夏全数智化工厂获评全球首个乳业“灯塔工厂”。
二是分类发展产业提质效。针对牛奶、肉牛价格下行影响农民收入问题,宁夏在全国率先出台“牛奶15条”“肉牛12条”等一揽子政策措施,并及时出台跟进措施,促进加工转化,加强产销对接,强化联农带农,充分发挥肉牛、滩羊等特色农牧业助农增收作用。
三是“海鱼陆养”模式取得新突破。近几年,宁夏渔业迅速发展,为乡村产业转型提供了新思路。2024年,宁夏创新“海鱼陆养”模式,开展大黄鱼长途运输和内陆驯化养殖试验,开创了内陆盐碱水模拟海水养殖先河,“海鲜”产量1838吨,居西北第一,螺旋藻产量稳居全国第三,其中“日光温室鱼菜共生”入选全国设施农业重大引领推广技术[7]。在西部十二个省区中,首次举办全国水产健康养殖技术“五大行动”现场会,成功经验向全国推广。
(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建设,乡村振兴成效明显
2024年,宁夏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把工作对象转向所有农民,把工作任务转向推进乡村“五大振兴”,把工作举措转向促进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新成效。
一是加快推进和美乡村建设。学习“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宁夏不断夯实农村人居环境基础。深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户厕改造,农村生活垃圾得到治理的行政村持续稳定在95%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覆盖面、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分别达到69%、32%、38%。扎实开展“一村一年一事”行动,办理民生实事2169件①。
二是持续提升乡村治理水平。宁夏持续巩固省域乡村治理示范创建成果,在全国率先出台高额彩礼治理“1+8”政策体系,做法得到中央农办、文明办、农业农村部和民政部高度肯定,并取得较好治理效果。其中“零彩礼”“低彩礼”占比67.8%,平均彩礼较治理前降低36%[8]。高质量举办首届全国和美乡村村钓邀请赛、和美乡村健康跑、“大地流彩——全国乡村文化地图”发布仪式等系列活动,组织村BA、社火、村晚等群众文化活动72场次,充分发挥农文体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