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转型,提升产品质量,实现规模效益。进一步加强养殖环境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养殖环节卫生标准宣传,确保畜牧产品的品质与安全。
二是加快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问题,建议优化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促进现代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要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科技服务站,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要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与智能监测技术。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设备,降低传统管理的经验依赖,提升葡萄种植等重点产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促进产业链延伸与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地旅游项目,建议以葡萄酒庄为核心,建设以美食文化、乡村体验为内容的文旅项目,提高旅游设施的完善度,推动文化体验、康养服务的开发。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议加大对冷库、运输车辆的投资,建立覆盖主要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议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供求对接,提升农村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三)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强数字素养培育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离不开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强数字素养培育,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农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一是建立健全数字治理体系。宁夏应立足于现有的行政架构与技术基础,逐步构建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数字治理平台。搭建集信息发布、在线办理、数据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有效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增强乡村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多层次数字素养培训。针对宁夏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普遍较低的现状,建议制定针对性地培训计划。依托当地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职业学校等开展多层次数字技术培训,涵盖基础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等内容,增强农民数字技能。此外,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群体,通过举办线下培训班、线上学习课程、送教下乡等方式,普及农村电商、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在线政务服务等数字应用的操作技能,提升培训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偏远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深度建设。加大偏远乡村地区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实施“网络进村”计划,加快光纤宽带和移动网络信号的普及。特别是在信号不稳定地区,引入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确保所有乡村地区都能实现稳定的网络连接,提升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效率,为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四是着重提升基层干部数字乡村治理能力。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组织乡村基层干部系统性地培训和研讨,帮助基层干部掌握数字工具和数据分析技能,提升数字素养。建立数字治理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和成果奖励,鼓励干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率。
注释
①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调研所得。
参考文献
[1][2][3][7][8][9]李昊斌:《2024年宁夏农业农村工作十大亮点》,https://www.nxrb.cn/nxr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8304/8119757.html?isShare=true。
[4]《宁夏精耕细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http://nx.people.com.cn/n2/2024/0830/c411076-40961561.html。
[5][6]张雨浦:《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2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https://www.nx.gov.cn/zwxx_11337/nxyw/202501/t20250126_4807319.html。
[10]《特色产业外贸故事:红果飘香,扬帆出海》,https://dofcom.nx.gov.cn/xwzx_274/swdt/202406/t20240606_4561130_zzb.html。
[11]徐元锋、张文:《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http://nx.people.com.cn/n2/2024/0814/c192150-40943833.html。
作者简介
师东晖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博士、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周 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农经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
二是加快技术应用与产业升级。要强化农业科技推广与服务体系。针对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问题,建议优化科技研发和推广服务,促进现代技术在生产中广泛应用。要建立农业科技服务机构。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设立科技服务站,加大对农民的培训力度,提升其对新技术的认知和应用能力。要推广先进的水肥一体化与智能监测技术。鼓励农民使用现代化设备,降低传统管理的经验依赖,提升葡萄种植等重点产业的管理水平。
三是促进产业链延伸与三产融合。打造特色产地旅游项目,建议以葡萄酒庄为核心,建设以美食文化、乡村体验为内容的文旅项目,提高旅游设施的完善度,推动文化体验、康养服务的开发。完善冷链物流体系,建议加大对冷库、运输车辆的投资,建立覆盖主要产区的冷链物流网络,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推动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议利用信息技术,搭建农产品流通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与供求对接,提升农村产品市场流通效率。
(三)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强数字素养培育
深入推动乡村振兴样板区建设离不开乡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推进数字赋能乡村治理,加强数字素养培育,提高乡村治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农民提供更多发展机会。
一是建立健全数字治理体系。宁夏应立足于现有的行政架构与技术基础,逐步构建涵盖基本公共服务、农业生产管理、农村经济发展等多方面的数字治理平台。搭建集信息发布、在线办理、数据共享于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平台,有效提升政府决策的科学性与透明度,增强乡村居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二是开展多层次数字素养培训。针对宁夏乡村居民数字素养普遍较低的现状,建议制定针对性地培训计划。依托当地的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职业学校等开展多层次数字技术培训,涵盖基础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电子商务等内容,增强农民数字技能。此外,针对不同年龄和文化背景的群体,通过举办线下培训班、线上学习课程、送教下乡等方式,普及农村电商、短视频制作、直播带货、在线政务服务等数字应用的操作技能,提升培训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三是加强偏远乡村数字基础设施的深度建设。加大偏远乡村地区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投资,加强与联通、移动、电信通信运营商的合作,实施“网络进村”计划,加快光纤宽带和移动网络信号的普及。特别是在信号不稳定地区,引入卫星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确保所有乡村地区都能实现稳定的网络连接,提升数据传输和共享的效率,为数字技术在乡村治理中的广泛应用打下基础。
四是着重提升基层干部数字乡村治理能力。依托数字化学习平台,组织乡村基层干部系统性地培训和研讨,帮助基层干部掌握数字工具和数据分析技能,提升数字素养。建立数字治理激励机制,通过绩效考核和成果奖励,鼓励干部积极运用数字技术提升治理效率。
注释
①数据来源:宁夏回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调研所得。
参考文献
[1][2][3][7][8][9]李昊斌:《2024年宁夏农业农村工作十大亮点》,https://www.nxrb.cn/nxrb/template/displayTemplate/news/newsDetail/8304/8119757.html?isShare=true。
[4]《宁夏精耕细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http://nx.people.com.cn/n2/2024/0830/c411076-40961561.html。
[5][6]张雨浦:《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1月29日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https://www.nx.gov.cn/zwxx_11337/nxyw/202501/t20250126_4807319.html。
[10]《特色产业外贸故事:红果飘香,扬帆出海》,https://dofcom.nx.gov.cn/xwzx_274/swdt/202406/t20240606_4561130_zzb.html。
[11]徐元锋、张文:《宁夏着力提升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服务效能》,http://nx.people.com.cn/n2/2024/0814/c192150-40943833.html。
作者简介
师东晖 宁夏大学民族与历史学院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专业在读博士、宁夏社会科学院农村经济研究所(生态文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农业经济
周 婷 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农经师,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