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63版
宁夏乡村振兴发展报告
产生活改善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缺乏提升数字素养以参与乡村治理的内在动力。
  三是培训与支持体系还不完善。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宁夏针对乡村居民的数字素养培训资源相对匮乏。无论是政府组织的培训活动,还是社会机构提供的培训课程,在覆盖范围、培训内容深度和针对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无法满足乡村居民提升数字素养的需求。此外,村干部数字素养培育力度不够,缺乏本地化的技术服务团队和相应的支持机制,降低了数字赋能乡村治理的水平。
  宁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优化路径
  宁夏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三届八次、九次、十次全会部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统筹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多措并举增强乡村发展韧性,精耕细作乡村传统产业升级与延伸、推动数字赋能乡村治理,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加快建设乡村全面振兴样板区。
  (一)多措并举增强乡村发展韧性
  增强乡村发展韧性是解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现实障碍的重要途径。宁夏可以进一步通过完善教育培训体系、拓宽收入渠道、建立风险管理机制增强乡村发展韧性。
  一是依托基础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政府可以与高校、职业院校及农业科技机构合作,建立针对农民的培训体系,特别是针对新型农业技术、市场营销以及数字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设立农村创业创新基金,鼓励农民积极参与自主创业,并提供技术指导与资源支持。同时,开展乡村文化活动,提升农民的文化素养和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自主发展动力。
  二是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增加农户非农收入。一方面,鼓励农民开发适合当地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的农业产品,提高附加值。如充分利用宁夏丰富的农林资源,发展特色农产品、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另一方面,依托脱贫地区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等要素,支持发展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和传统手工业等第二、第三产业,深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与转型升级,拓宽农户收入来源。在此基础上,建立农业合作社和产业联盟,整合农村资源,形成规模效应,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增收渠道。
  三是构建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和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经济韧性。继续深入推动农村金融体系发展,为农民提供便捷的信贷服务与保险产品,帮助他们应对自然灾害或市场风险。通过引入风险基金和农民储蓄互助等新模式,增强农民面对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和推动农业现代化,以提高农村经济运行的稳定性与韧性,让农民在面临风险时具备更强的抵御能力。
  (二)精耕细作乡村产业升级与延伸
  精耕细作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结果,是宁夏推动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一是推动传统种养业转型升级。要增强产业链的精细化与集约化。面对宁夏传统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低端问题,建议投资建设精深加工设施,鼓励企业加大对生产设备的投入,提升肉牛、滩羊、枸杞干果加工等环节的转化率,引入科技研发资金与优惠政策,推动工艺创新。建立品牌联盟与质量标准体系,整合各类资源,建立枸杞等特色产业品牌联盟,制定行业标准,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与品牌附加值。要促进规模化养殖与标准化生产。建立规模化养殖示范区,推动家庭散养向集中化、规模化转变。推广现代化养殖模式,引导合作社发展集中养殖,通过奖励政策鼓励养殖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