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2版
解码闫家村: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对策
文/李攀 田雨
  调研组在深入了解渭南市蒲城县闫家村乡村振兴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发展困境,并提出了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一是聚焦产业振兴,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二是聚焦人才振兴,汇聚乡村发展“新动能”;三是聚焦文化振兴,焕发文化交融“新活力”;四是聚焦生态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五是聚焦组织振兴,提升党建引领“新效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1]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必须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2],凸显了乡村全面振兴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关键地位。在此背景下,深入开展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调查研究,对于准确把握乡村发展现状、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基本情况
  2024年11月4日-15日,调研组在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闫家村开展了实地调研工作,通过随机抽样100户农户进行调研,全面了解农户家庭基本信息、农业种植、产业发展、农民增收、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的情况。此外,调研组与蒲城县部分乡镇分管乡村振兴工作的同志以及县农业农村局等部门有关负责同志广泛深入交流,听取当地乡村振兴工作整体情况,征求对乡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建议。
  闫家村位于县城西北的旱塬山区,耕地面积9600亩,共有11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603户2624人,常住人口1100人左右。目前,村里共有脱贫户90户,“三类户”6户(脱贫不稳定户5户,边缘易致贫户1户),“五保户”(特困供养户)4户。闫家村党总支下设2个党支部,党员83名。村“两委”干部7名(村支书和村主任“一肩挑”),平均年龄53岁。在当地政府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指导帮助下,闫家村立足渭北旱腰带实际,考察引进了金银花产业,随后以金银花种植和加工为主导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目前,闫家村建成金银花产业示范园区3700亩,村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足4000元增长到2023年的22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