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闫家村:乡村振兴的挑战与对策
(四)聚焦生态振兴,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通过煤改电等政策支持,鼓励村民使用电能替代传统的柴草和煤炭,并逐步普及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取暖设备。通过宣传引导、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如制作饲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编织工艺品等)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规范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田废弃物回收处理。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级层面,要充分发挥“一会一室两小组”工作机制作用,加强环卫员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并配套完善的考核奖惩体系,不断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强化宣传引导工作,开展形式多样、贴合群众生活实际的活动,鼓励群众从被动配合变主动参与,共同创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政府层面,指导乡村科学规划发展布局,综合考量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及公共服务配套等要素,对于“空心化”现象严重的村组,可进行试点搬迁整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并在搬迁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购置垃圾运输车辆。构建“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的一体化垃圾治理模式,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加速推进农村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助力农村现代化。
(五)聚焦组织振兴,提升党建引领“新效能”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支书是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要积极挖掘培养年轻后备力量,保证村干部人才梯队持续稳固。创新支部活动方式,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把党的政策宣讲好、落实好,切实推动农村实际工作见实效。发挥老党员的名声威望和模范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发挥年轻党员在外的人脉资源和创新点子,集思广益,积极为乡村发展引进新机遇,合力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科学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协助村“两委”谋发展、帮村民办实事。二是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通过农户自主申报、村干部入户走访及上级部门反馈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及时精准掌握返贫致贫风险,并建立高效的研判机制,结合实际情况,为因病、因灾等导致返贫致贫的家庭和个体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同时,定期对帮扶效果和措施进行评估调整,确保帮扶精准有效,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三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抓好“党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这条发展致富之路,用活用好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农产品价格兜底、资产入股分红、技术培训指导等多元方式,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四是邀请社会组织提供指导和帮助。积极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如养老服务协会、留守儿童关爱协会、志愿服务队等公益服务机构,为农村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农业产业协会、农产品营销协会等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全方位促进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调研组成员:
李攀、田雨、曹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汶蔚、刘梦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注释
数据来源: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根据闫家村调研资料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7-22(03)。
作者简介
李 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派驻蒲城县闫家村第一书记
田 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挂职蒲城县副县长
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结合农村实际情况,推广清洁能源使用,通过煤改电等政策支持,鼓励村民使用电能替代传统的柴草和煤炭,并逐步普及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取暖设备。通过宣传引导、秸秆还田、综合利用(如制作饲料、生物质颗粒燃料、编织工艺品等)等方式,从根本上解决秸秆焚烧问题。规范化肥和农药使用管理,加强对农田废弃物回收处理。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村级层面,要充分发挥“一会一室两小组”工作机制作用,加强环卫员队伍建设,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通过定期培训提升专业素养,并配套完善的考核奖惩体系,不断激发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强化宣传引导工作,开展形式多样、贴合群众生活实际的活动,鼓励群众从被动配合变主动参与,共同创建干净整洁、文明有序的生活环境。政府层面,指导乡村科学规划发展布局,综合考量地理环境、资源分布及公共服务配套等要素,对于“空心化”现象严重的村组,可进行试点搬迁整合,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逐步实现集约化、可持续的发展格局。持续推动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并在搬迁整合的基础上,逐步完善污水管网设施,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大对农村环境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设垃圾收集站、转运站,购置垃圾运输车辆。构建“分类、收集、转运、处理”的一体化垃圾治理模式,全面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加速推进农村水、电、路、网、讯等基础设施数字化建设,助力农村现代化。
(五)聚焦组织振兴,提升党建引领“新效能”
一是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支书是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同时,要积极挖掘培养年轻后备力量,保证村干部人才梯队持续稳固。创新支部活动方式,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开到田间地头、生产车间,把党的政策宣讲好、落实好,切实推动农村实际工作见实效。发挥老党员的名声威望和模范作用,努力将矛盾化解在基层;发挥年轻党员在外的人脉资源和创新点子,集思广益,积极为乡村发展引进新机遇,合力激发党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持续科学发挥驻村干部的作用,协助村“两委”谋发展、帮村民办实事。二是加强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通过农户自主申报、村干部入户走访及上级部门反馈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及时精准掌握返贫致贫风险,并建立高效的研判机制,结合实际情况,为因病、因灾等导致返贫致贫的家庭和个体制定具体的帮扶措施。同时,定期对帮扶效果和措施进行评估调整,确保帮扶精准有效,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三是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抓好“党支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户”这条发展致富之路,用活用好村集体资源,因地制宜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不断完善联农带农机制,通过农产品价格兜底、资产入股分红、技术培训指导等多元方式,带动广大群众增收致富。四是邀请社会组织提供指导和帮助。积极倡导社会各方力量发挥自身优势,共同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如养老服务协会、留守儿童关爱协会、志愿服务队等公益服务机构,为农村的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关爱和帮助;农业产业协会、农产品营销协会等机构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市场信息、产品销售等服务,全方位促进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根基。
调研组成员:
李攀、田雨、曹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李汶蔚、刘梦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注释
数据来源:若无特殊说明,本文数据均根据闫家村调研资料整理所得。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10-26(01)。
[2]《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人民日报》,2024-7-22(03)。
作者简介
李 攀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派驻蒲城县闫家村第一书记
田 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挂职蒲城县副县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