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99版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思考
始,农村居民消费支出增长率高于城镇居民,表现出较大的消费潜力。与此同时,随着新疆城乡居民生活质量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居民消费领域和方向也日益多元,更加追求高端化、品质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
  (二)城乡要素流动和资源配置逐渐趋于合理
  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新疆城乡资源配置逐步优化,土地、人才、资金等要素流动有了一定进展。
  1、推进土地制度改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5]新疆为保护农民的土地权利,一方面,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自治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制定了符合新疆实际的土地承包办法,确保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的平稳过渡,有效维护了200多万户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另一方面,有序推进土地流转,新疆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在不损害农民权益、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放活土地经营权。“2021年自治区家庭承包地流转占比达36.5%,还通过跨省域调剂土地流转,稳定农村收入。”[6]
  2、持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
  2024年,新疆共安排“三农”资金1137.8亿元[7]。“十四五”时期前三年,新疆发放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惠及受益群众[8 ]1730.48万人次 。2024年初,新疆首次以党委办公厅和政府办公厅名义出台了《自治区粮棉果畜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财政金融支持政策》,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预计将统筹中央和自治区各类财政资金530亿元用于涉农产业集群发展。
  3、推进人才建设和人口自由流动
  2024年,“全区新建和提升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大学、新疆工业学院、新疆和田学院、喀什理工职业技术学院等高等院校,新增畜牧兽医、饲草栽培与加工、特种动物养殖、无人机应用技术等46个专业”[9],聚焦培养农业农村急需领域的各类人才。新疆城镇化率逐步提高,从2012年的44.22%提升到2023年的59.24%,提高了15.02个百分点,人口流动更加自由。
  (三)乡村一二三产业持续融合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10]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疆把抓好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路径,农业产业持续融合取得明显成效。
  1、深入推进稳粮、优棉、强果、兴畜,农业生产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2024年,新疆全面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区粮食播种面积4440万亩,粮食单产1050斤、首次跃居全国第一。棉花总产568.6万吨,占全国的92.2%。果蔬产业提质增效,果品产量达到1400万吨,蔬菜产量2313万吨。出台稳定肉牛肉羊及奶产业发展九条政策措施,落实畜牧业发展各类资金50.3亿元,畜牧业稳步发展,肉类产量211.76万吨、牛奶产量198万吨。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新疆水产品产量19.65万吨,新疆海鲜成为全国人民餐桌上的“新宠”。[7]
  2、积极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初具规模
  在中央财政支持下,新疆已累计打造薄皮核桃、新疆葡萄、新疆棉花、新疆褐牛、库尔勒香梨、伊犁马和天山南坡肉羊7个全产业链总产值均超百亿元的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链。
  3、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截至2023年,新疆累计培育国家、区、地、县四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79家,带动4.4万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11万户农民受益。”[11]需要关注的是,新疆自开展粮油产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