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下新疆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思考
群建设三年行动(2023-2025年)以来,已发展“四级”粮油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16家,其中包括国家级14家、自治区级149家,营业收入超亿元的119家、超10亿元的10家,旨在通过做强一批“链主”龙头企业和骨干企业,有效推动全区粮油加工向高端化转变。
4、持续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建设
截至2024年,全区累计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农业产业强镇48个,培育产值超10亿元镇6个、亿元村12个,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有力促进了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越来越多新疆优质农产品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12]
5、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围绕旅游兴疆战略,新疆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民宿、研学、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底,新疆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8个、重点镇14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21个、重点镇12个。全区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组织9296家,营业收入达75亿元,较2012年增长233个百分点。
(四)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13]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直观的是实现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截至2024年,新疆累计建成287.24万户农村政策性保障住房,确保农村居民住房百分百安全。新疆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1.99万公里,乡村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达90.3%,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达91.5%。新疆乡村集中供水率、电网供电率、5G网络覆盖率、快递服务通达率分别达到99.2%、99.8%、99.5%和96.8%。”[14]
2、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在教育方面,已实现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就业帮扶方面,持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成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024年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8.32万人,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3.95万人次;依托县技工院校、科技下乡等对村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15]在医疗卫生方面,已连续9年推进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实现愿检尽检。实施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三重保障机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已达100%。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基本建成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9月,全区有各级博物馆(纪念馆)150家、美术馆58座、公共图书馆111家、文化馆118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2个。“2023年,新疆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9.3万场次,惠及6000多万人次。”[16]
(五)城乡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17]新疆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策和固本之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1、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实现5.8万个村(社区)基础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建立健全网格组团服务治理机制,以协同共治增强基层治理力量。连续十年开展“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建立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基层干部任村级党组织书记,提高乡村治理效能。
4、持续抓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示范园建设
截至2024年,全区累计建设优势特色产业集群8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12个、自治区现代农业产业园40个、农业产业强镇48个,培育产值超10亿元镇6个、亿元村12个,乡村特色产业持续壮大,有力促进了产城、产镇、产村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超过65%,农业产业链不断延伸,越来越多新疆优质农产品实现了更好的经济效益。[12]
5、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
围绕旅游兴疆战略,新疆积极推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民宿、研学、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截至2023年底,新疆有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村78个、重点镇14个,自治区级乡村旅游重点村221个、重点镇12个。全区各类休闲观光农业经营组织9296家,营业收入达75亿元,较2012年增长233个百分点。
(四)城乡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13]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最直观的是实现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
1、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
“截至2024年,新疆累计建成287.24万户农村政策性保障住房,确保农村居民住房百分百安全。新疆累计新改建农村公路11.99万公里,乡村通三级及以上公路达90.3%,较大人口规模自然村(组)通硬化路达91.5%。新疆乡村集中供水率、电网供电率、5G网络覆盖率、快递服务通达率分别达到99.2%、99.8%、99.5%和96.8%。”[14]
2、乡村基本公共服务不断完善
在教育方面,已实现学龄儿童和青少年就学全覆盖、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教学全覆盖,还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目前正在有序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就业帮扶方面,持续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建成覆盖城乡的五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2024年全区城镇实现新增就业48.32万人,共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113.95万人次;依托县技工院校、科技下乡等对村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收。[15]在医疗卫生方面,已连续9年推进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实现愿检尽检。实施基本医保公平普惠、大病保险倾斜支付、医疗救助托底保障三重保障机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标准化率已达100%。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基本建成区、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至2024年9月,全区有各级博物馆(纪念馆)150家、美术馆58座、公共图书馆111家、文化馆118家,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1个、自治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92个。“2023年,新疆举办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9.3万场次,惠及6000多万人次。”[16]
(五)城乡基层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17]新疆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稳疆安疆的长远之策和固本之举,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
1、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模式
实现5.8万个村(社区)基础网格党组织全覆盖,建立健全网格组团服务治理机制,以协同共治增强基层治理力量。连续十年开展“访惠聚”驻村帮扶工作,建立乡镇干部岗位在村工作机制,选优配强基层干部任村级党组织书记,提高乡村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