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2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马王沟优品木耳种植基地

作用。实践证明,农产品品牌化经营与农业科技水平高度相关,但目前来看,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还不够强劲,主要原因在于科技赋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力度还不够,离高质量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各级各部门需加强协作,进一步加大政策引导和技术资金投入力度,助力农产品品牌不断成长,提升市场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品牌管理存在不足,品牌整合有待加强
  一是品牌主体归属不明晰。从陕西来看,已认证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多由政府扶持认证,由于法人主体不清晰,导致已认证品牌成了区县公用品牌,农民和相关产业、组织只想利用品牌获利,不愿花费更多精力助力品牌建设、品牌传播。二是促销力度不够。产品销售方面,缺乏整体性、专门性与特色性有效结合的好策划、好理念,导致不能很好地吸引消费者,推广成效也不够显著。三是品牌培育力度有待加强。品牌培育是一个艰难而缓慢的过程,但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加强。在品牌开发过程中,存在同一优势区域同一农产品品牌数量繁多、相互模仿的现象,主要原因在于品牌整合力度不够,难以形成品牌建设合力。
  乡村振兴背景下加快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建议
  农产品品牌建设与发展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以确保农产品品牌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发挥更加持久、深远的作用。
  (一)增强品牌意识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加强对农户、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的政策宣传,让他们了解农产品品牌创建的重要性、紧迫性,增强其参与农产品品牌创建的信心、决心,鼓励他们为发展本村本土农产品品牌出谋划策。加大对农产品生产者的技术培训,通过现场观摩、定期开展技术培训等方式,了解农产品生产、加工、储藏、运输和销售的整个过程,或直接参与市场调研、产品开发、销售推广等与市场相关的经营活动,提高其对农产品品牌的自我认同感,主动把好生产关,自觉自愿维护和保护本区域农产品品牌,确保生产经营环节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导农业企业树立商标品牌意识,将农产品品牌建设纳入企业发展规划中,重视农产品品牌的培育、传播和推广,自觉维护农产品品牌形象,讲好农产品品牌故事,确保绿色优质农产品卖出去、卖出好价钱。地方政府应不断深化品牌建设意识,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电商平台等新媒体,加大对本区域农产品品牌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宣传推介,主动“走出去、请进来”,提高社会对本土农产品品牌的认知度和接受度。
  (二)加强农产品品质管理与科技支撑一方面,加强农产品品质管理。品质是农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