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3版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的对策研究
品牌的根本,只有保证农产品质量,才能赢得消费者信任。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有效整合行政资源,按照高标准、保质量、突出优势的原则,解决农产品品牌管理中的突出问题,避免同质化竞争。应着力从种植、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入手,完善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确保农产品质量稳定可靠。政府与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共同推动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进一步增强农产品品牌竞争力。另一方面,加强农业科技研发。与农产品相关的先进技术对于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还能增强品牌的市场竞争力。首先,应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科技产业的扶持,为农业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支撑。其次,通过自主研发和技术引进等途径,发力于农作物良种、高端农机装备、有机复合肥料等硬技术产业,重视土壤改良、科学喷灌技术改进、防虫防害减灾能力提升等软技术产业,同时关注能够有效降低自然灾害的涉农领域技术创新,如农业气象技术开发与服务等,以科技赋能农产品高质量发展。
  (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文化内涵
  农产品的文化内涵是指与农产品相关的文化价值、历史背景、地域特色和传统习俗等。这些内涵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消费者的情感共鸣,促进农产品的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一是充分挖掘利用本村本土历史文化资源。农产品往往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例如,泰州市姜堰区利用“一门五都督,三科两状元”的历史故事,将香菇这一特色农产品与状元文化相结合,创造出“状元菇”这一富有文化创意的产品。这种做法不仅丰富了产品的文化内涵,还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值得陕西借鉴。[2]二是做好故事化营销。通过故事化的叙述方式,将农产品的历史、生产过程,以及与当地文化、习俗等的联系传达给消费者,引起消费者的共鸣,以此增强消费者对该产品的认同感和兴趣。四是开展创意营销和跨界合作。灵活运用并不断创新产品方略、价格方略、渠道方略和促销方略,有效针对目标市场需求特点,开发出合适的产品,不断扩大销售范围,实现利润增长。设计一些以当地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创意项目,在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同时提升产品的文化价值。
  (四)注重农产品品牌的保护与维护
  品牌受损会对整个农业产业链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保护农业品牌既是保护品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原产地信誉,也是维护农产品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促进农产品健康发展的必要举措。一是借鉴国外模式,完善农产品保护相关法律体系。在农产品保护方面,我国目前已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为基石,辅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多部法律法规共同支撑的综合保护框架,应不断加以完善,以适应不断出现的新侵权形式。可以借鉴法国、巴西、俄罗斯等国的专门法保护模式,既强调农产品的地理来源,又强调农产品的质量、声誉、特征与地理来源的联系。二是加强政策引导与支持,多方协同维护农产品品牌。政府层面,应以保障农民的基本利益不受损为前提,通过完善农业品牌目录体系、深入实施精品培育计划等方式,加强对农业品牌的监督管理,规范市场秩序。部门协同方面,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相关部门的协同与配合,如开展专项检查、建立溯源体系等,共同筑牢农业品牌保护的“防火墙”。农业企业、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应加强与农民的联合,共同抵制品牌侵权行为,助力本地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3]
  参考文献
  [1]梁自胜:《当前农产品品牌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山西农经》,2021-07-15。
  [2]泰州市姜堰区融媒体中心:《泰州姜堰:挖掘农产品文化内涵,绘就农业农村“诗与远方”新画卷》,http://jres2023.xhby.net/tuijian/202310/t20231017_8122400.shtml。
  [3]黄惠、孙莹:《农业品牌保护,如何有力且高效?》《农民日报》,2024-09-10(08)。
  作者简介
  张 琦 商洛市商南县马王沟村驻村第一书记
  李勇军 西安机电信息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李 越 陕西华经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