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26版
互联网影响下乡村集市发展现状及对策
龄段中,老年群体更喜欢集市购物,其次是中年群体、青年群体,儿童和青少年喜欢集市购物的比重最低。相比于其他年龄群体,网络购物这种新的消费形式更多的是受到了青年群体(18-39岁)的广泛欢迎,农村青年是农村地区网络购物的主要力量,老年群体(60岁以上)很少有喜欢网络购物的。
  根据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相较于网购,集市购物在该地区更受青睐,反映出传统购物方式在该地区的深厚根基,具体表现为:网购更多的是受到18-39岁的青年群体的欢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对于网购的接受度较低,尤其是老年群体。相比于网上购物,人们更喜欢在集市上购物,越是年轻的群体喜欢集市购物的人越少,对中老年群体而言,赶集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他们是乡村集市的重要消费者,他们对于日常用品的需要基本上都是从集市上得到满足。此外,中年群体相对来说也比较喜欢集市购物。另外,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即便在青年群体中,对于生活必需品如蔬菜水果的采购,集市购物仍占据首要地位,这表明集市在青年消费决策中亦扮演关键角色。
  (三)互联网丰富了集市的商品,集市影响扩大
  集市作为人们进行商品交易和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有着丰富的产品供人们选购。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得到普及之前,乡村集市中的商品多是来自本地的交换市场和附近地区的外部市场,商品的种类也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具有强烈的本地色彩。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和运输事业的发展,逐渐打破地域限制,更多的外部商品进入到本地市场,全国市场乃至全球市场的商品能够进入乡村,丰富了本地市场的商品类型。商品种类的丰富为乡村集市中的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使之能购买到自己最心仪、最合适的商品。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拥有了选购来自全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商品的机会。
  集市在提供多样商品的同时,其影响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施坚雅在研究四川地区的集市时认为:由于当时道路的不畅通,交通工具的限制,商贩们能够携带的商品是比较少的,人们需要长途跋涉才能到达集市,所以集市的影响范围是有限的,只能为邻近几个村的人们提供较好的服务[1]。随着现代交通条件的建设,农村地区的交通也得到完善,人们“赶集”愈加方便,“赶集人”因此能够到达更大、更远的集市,也能够携带更多的商品和货物进入集市,集市的影响范围得到扩大。
  综上,互联网的发展为集市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条件和机遇,商贩搭上互联网的“便车”,购进全国各地更加优惠和高质量的商品,也为乡村集市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商品,从而促进乡村集市不断的发展和繁荣。
  N镇集市繁荣发展的原因分析
  在互联网经济的冲击下,河北省H市N镇的集市依然能够长期存在着,集市并没有因为互联网经济的冲击而衰退,也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衰落趋势。本文认为集市在某些方面发挥着互联网经济不可替代的作用,具体而言主要有以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