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48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大青山优良生态,桃花村把果林种植和乡村旅游作为主导产业。

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省级考核中,近三年来均居省级前列。2022年6月,当涂县制定并印发《关于推进建设“精致大青山工作方案”》,将大青山桃花村作为县级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方案中形成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各有关部门配合的工作机制,加大了桃花村和美乡村建设力度。为加快推进“精致大青山”项目,当涂县还设立了工作专班,健全调度考核机制,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资金、用地、人才保障,创新市场运营机制,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盘活运营集体资源资产、壮大村集体经济。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当涂县制定了青马、驿马工程两大人才政策,为乡村振兴工作一线输送人才,着力打造村干部实训基地。组织党校、高校专家学者和农文旅融合发展行业精英,对人才进行分批培养;引导在外知名乡贤和返乡大学生凤还巢,推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积极与江浙发达地区和本土知名企业合作,推动村集体和相关企业互利共赢。截至2024年上半年,当涂县累计吸引人才56000人,其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村干部500余人。引进大小项目2500多个,其中乡村产业项目1000余个,村集体经济增速较快,村干部学历素质有了较大提升。
  (三)发展传统农业,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桃花村鲜桃产业规模较大,在周边地区较为出名,共有鲜桃品种32个,桃树种植面积约7600余亩,年均鲜桃产量20万斤,桃胶产量约为10万斤左右。通过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更新桃树品种,改良种植技术,不断提高桃果品质和亩均产值。同时,加快桃产业全产业链建设,培育农业加工企业,推进桃胶等农产品加工,开发桃罐头、桃饮品、桃木桃核工艺品等桃产品,建成青山度家百果园、水墨兰庭庄园、金色田园等5个田园综合体。
  (四)发展文旅产业,为农文旅融合发展注入活水
  桃花村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抢抓县级推进围乌路乡村振兴示范带“青山客厅”建设项目的发展契机,找准自身在示范带中的节点和定位,结合自身优势,全力推进特色旅游产业发展。同时继续深入打造“青山阳台接待处及管尚村网红打卡点”项目,积极探索“互联网+传统村落”模式,大力促进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民宿、诗歌学堂等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开发以李白墓园、太白草堂为代表的李白文化,以谢公祠、云雾禅林为代表的南北朝文化,以晋墓群、明代琉璃瓦窑址为代表的“源”文化,打造环大青山文化旅游圈。同时,结合“乡愁”主题,引入苏浙等地标杆企业,打造高岭、万山、黄塘等民宿集群,探索“民宿+田园风光”“民宿+康养”“民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