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50版
乡村振兴背景下 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的路径研究
目,以系列宣传的形式展示桃花村加强融合一体发展的具体做法和成效。打造宣传阵地,高度重视微博、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短视频平台的作用,创新节目内容,根据宣传内容调整剪辑方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加强微信公众号、抖音平台等媒介集中宣传的力度,利用新媒体碎片化传播和较强的渗透属性延展影响力,营造协同发展的浓厚氛围,吸引更多毗邻村镇加入大青山文旅圈,从而促进更大区域的高质量发展。
  (三)培育人才,完善机制,增强内生力
  村集体的发展,关键还是在于人。现阶段,大多数村庄都面临着村级班子“能力不足,没人干事”的困局,导致村集体的进一步发展受阻。因此,要在管好人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村级组织的“造血”能力,从而促进村集体的发展。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基层组织薄弱的问题,应打破传统选拔方式,坚持“能者上,庸者下”的原则进行干部人才队伍的选拔,在选拔时关注思想、技术和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考量,突出基层组织必须具备较强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创造能力的要求,充分发挥人才引领壮大集体经济的作用。同时,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合理提升村干部待遇报酬,吸引更多能力强、素质高的青年人才加入。
  (四)改善交通,优化管理,增强发展能力
  高效便捷的交通是促进发展的重要基础。一方面,可以根据大青山文旅圈的整体发展及地形地势规划出更多游览线路;另一方面,由于桃花村与青山村的距离相对较近,可以考虑发展电动车和自行车租借业务,这样既不会给公共交通造成拥堵现象,也可以使游客更好地感受大青山文旅圈的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
  (五)发展产业,引进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一是探索多元路径。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从当地经济基础、区位条件、资源状况等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面向市场,多渠道多形式探索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组织村干部到集体经济发展较快的地方进行考察学习,推动村干部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探索新模式。积极学习长三角地区的相关优秀经验,增强发展能力,转变发展理念,积极探索适合本地发展的多元途径。
  二是推动资源增效。加强资源整合,进一步盘活村集体闲置的资源和资产,推动资源增效。建议将部分自然村村民组的集体土地收回到村里统一发包,利用“三变”改革成立的青山人家公司,实现统一运营;将大龙、小陇、窑头等自然村闲置房屋由村集体统一租赁,改为以闲置固定资产参股参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或工商企业开展联合经营。依托桃花村旅游资源、文化资源,采取村村联合、结对帮扶的方式整合利用本村和周边兄弟村的各类资源实现“强弱互补”、共同发展。
  三是强化支撑保障。积极推动各项财政支农政策落地,确保政策的实施效果,从资金分配、使用到监管,建立健全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针对农业现代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信用等级,为其获得更多金融支持创造条件。建立产业政策与人才政策统筹谋划机制,坚持管产业与管人才并重,探索在各类涉农项目资金中设定一定比例人才发展资金;创新人才培养、引进、使用以及扶持激励保障政策,做好人才的“育引留用”,提高乡村对人才的吸引力、吸附力;建立政府引导、基层组织与企业等主体参与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吸引各类优秀人才下沉服务乡村、干事创业。围绕教育、医疗、养老等重点领域,明确基本公共服务的国家标准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持续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水平,减轻村集体的公共事业负担。
  参考文献
  ①2021年4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的讲话。
  作者简介
  刘 欢 中共当涂县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文旅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