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的自觉性研究

外,村民在娱乐方面花费的时间和精力相对较少,而且娱乐方式比较单一。
FTJL:“村里的土地流转之后,大部分年轻人都去城里居住或者打工了,留下的多为老人和小孩。村里有老年活动室,有阅览室,也有休闲广场,健身器材等,但是大家都很忙,难得去一趟。而且现在手机、电视、网络都比较发达,好不容易休息下来,宁愿在家里玩手机、看电视,也不愿意出门。”
昌吉市提升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自觉性的优化路径
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是一项乡村治理的系统工程,具有复杂性、长期性、持久性的特征,作为参与主体的政府、乡村、社会组织和村民需要共同参与治理[3],分别作用又相互影响,建构多元主体治理格局,提高参与自觉性。
(一)政府主导
政府是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治理过程中“有形的手”。一是积极介入,强化统筹指导。政府应积极介入,全面贯彻区州市各级政策部署,明确工作目标,结合具体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统一谋划布局,并下达工作指示与任务,主动承担推进移风易俗的主导责任,强化统筹指导。二是协调各部门协作关系。坚持一把手责任制,协调各部门加强信息交流和资源共享,整合现有资源,推进跨部门协作,实现对陈规陋习的整体性治理。三是搭建活动平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阵地,牵头开展各类移风易俗相关活动,将移风易俗与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乡风文明建设等内容结合起来,正确引导农村舆论方向。四是落实好监督责任。政府应加强监督,深入基层调研,掌握各村精神风貌和移风易俗工作进展状态,并根据现实表现对各主体进行奖惩,提高参与者的主动性和自觉性,适时调整相关政策方案。
(二)乡村实践
乡村是冲破社会陈规陋习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推进移风易俗政策的主战场。一是广泛吸纳人才,加强组织建设。充分选配吸纳乡贤精英、退伍军人、返乡大学生等高素质人才,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