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的自觉性研究

实村两委班子成员,强化组织成员示范引领作用,树立治理权威。二是发展集体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充分利用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只有老百姓口袋鼓起来了,才会刺激其精神追求,积极主动加入到精神文明建设中来,在破陋习树新风中表现出更大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净化乡村社会风气,培育文明社会风尚。要加强政策宣传,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向村民宣传文明先进的生活理念,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改正陈规陋习,培育文明生活方式。要树立先进典型,弘扬传统美德。以苏玉琴等道德模范为引领,因村制宜开展“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树典范,引导村民见贤思齐、崇德向善。惩治歪风恶俗。设立歪风恶俗管理小组,对村子歪风恶俗情况及时监控和管理,设置多样化的惩治方法严厉打击歪风邪气,培养村民遵纪守法意识,增强抵制歪风恶俗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社会组织参与
农村社会组织以其自治性、自愿性和非营利性的特点,通过调动村民参与积极性、发挥村民自治功能成为冲破社会陈规陋习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的治本之路。一是发挥好现有四会组织的自治作用。通过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和禁毒禁赌会,引导村民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改善乡村社会风气。二是不断拓展创新,引导催生新兴农村社会组织。可加强与企业、高校等其他社会主体的合作和交流,引入先进理念,保护和传承村子各种民俗工艺,发展乡村文化产业,增强移风易俗的文化基础。
(四)村民个人自觉
村民个人是农村社会陈规陋习的冲破与植入社会文明新风尚的践行者,是推动移风易俗的主体。一是村民个人应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特别要加强法律常识的学习,知法懂法、遵纪守法,必要时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二是应明晰自身主体地位,积极表达个人真实感受,并提出具体意见诉求,时刻以法律法规、村规民约警醒自身,从我做起,自觉抵制身边陈规陋习。三是从身边小事做起,倡导文明生活方式。应在平时生活中,自觉摒弃封建迷信和不良嗜好,从小事做起,培养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注释
①新华社:《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https://www.gov.cn/test/2008-08/20/content_1075344.htm。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建》,2017(11):24页。
③《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人民日报》,2021-02-22(01)。
④FTJL: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1]魏鑫:《乡风文明建设背景下农村移风易俗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位论文,2022。
[2]张振国:《新时代湘西州推进农村移风易俗的对策研究》,吉首大学学位论文,2021。
[3]宋凯:《海南乡村振兴中的移风易俗研究》,海南大学学位论文,2023。
作者简介
李 曼 中共昌吉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农村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