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同县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路径探索

村等20座传统村落、肖氏竹编等66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底蕴深厚。
(三)建筑文化
会同县建筑文化独具特色,以明清时期古民居建筑群为代表,如高椅古村等。这些古民居多为木质穿斗式结构,四周封有高高的马头墙,构成相对封闭的庭院,被称为“窨子屋”,是侗族创造的特色传统建筑,已有千余年历史。如具有“古色、古韵、古香”的高椅古村,每栋屋子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寄托着古人的价值观念与人生憧憬。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丰富的民族歌舞表演,品尝独特的特色农家饭菜,感受古老的侗家民俗风情。这些古建筑和古村落不仅保存完好,而且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研究会同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
(四)农业文化
会同县农业文化源远流长,以“广木之乡”和茶产业闻名,依托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杉木林和茶产业,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文化。杉木作为会同的重要资源,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来源,还孕育了独特的林业文化和生态保护意识。会同县茶文化历史悠久,以“贡茶”之尊名扬四海,茶产业已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引擎。近年来,会同县将古老茶韵与现代旅游理念相融合,打造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旅游项目,进一步丰富了农业文化内涵,如“以茶促旅、以旅带茶、茶旅互动”的宝田茶厂,不仅风景宜人,有着丰厚且独特的茶文化沉淀,如今更力争打造集采摘、加工、销售、旅游、电商物流、展示展销于一体的茶旅融合综合体;“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特色产业”的“五村联创”,正努力形成规划好、成本小、基础实、可复制、可持续的三产融合型稻文旅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五)节庆文化
会同县近年来深入挖掘节庆文化,利用特色节庆积极推动文旅融合。2022年堡子月饼节为塑造传统手工柴火月饼品牌深度助力,带给游客的不仅是美味的柴火月饼,更是一场独特的中秋文化盛宴。2024年高椅黑饭节以“文旅推介+情景演绎”形式,塑造高椅节庆文化,游客不仅购买当地村民自制的黑饭、黑泡馇、黑粽子等“黑”食,还将目光聚集到“会同魔芋”“会同竹笋”“会同春毫”等其他特色产品。
会同县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融合的现状与问题
会同县积极探索乡村旅游与地方民俗文化的融合发展之路,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整合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三大原色”文化空间,推出“五朵金花”文旅新名片、提供多元价值体验,利用特色节庆活动、搭设民俗文化沉浸式舞台,为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会同县部分乡村推进文旅融合,缺乏统一、高效的管理机制,在资源开发、项目规划、市场推广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