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177版
绿色发展理念下乡村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平衡的有效途径研究
赛、文艺汇演中融入绿色发展理念宣传教育,开展知识讲座,让农民掌握技术和知识。通过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个层面的共同努力,进行广泛且持续的宣传,有效引导农民改善生活方式和生产习惯,深化绿色发展理念。在此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在农村社会公共秩序中引入环境道德和节约文化,引导农民在日常生活里选择低碳、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从而全方位强化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绿色发展的教育宣传工作。
  (六)加大绿色发展的投入力度
  在乡村建设中,生态环境修复与保护是首要任务。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恢复能力和稳定性。同时,建立严格的生态保护红线制度,加强对乡村地区自然资源的监管和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污染。国土绿化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应加大对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等项目的投入,特别是在荒山荒地、沙化土地等生态脆弱区域开展大规模绿化行动。通过推广乡土树种、发展林下经济等方式,提高绿化工程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小流域治理是乡村水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需要投入资金对水土流失严重的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包括修建拦沙坝、水土保持林、沟道治理工程等。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形成完善的小流域治理体系,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质环境。针对石漠化严重的乡村地区,需要加大治理投入力度。通过实施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种草等措施,逐步恢复植被覆盖,改善土壤结构。同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发展适合石漠化地区的特色产业,如林果业、畜牧业等,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基础。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投入。
  人居环境整治是提升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需要投入资金对乡村垃圾处理、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提升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垃圾收运处理体系、推广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实施村庄美化绿化工程等措施,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在乡村建设中,需要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通过统筹考虑自然生态各要素之间的关系,采取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方式,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结束语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平衡问题一直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在中国,农业是重要的、基础的经济产业,扮演着关键的作用。然而,过分强调乡村经济发展可能导致生态环境破坏,而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则会直接影响乡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动态平衡至关重要。展望未来,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持续深入以及科技的进步,将为乡村经济与生态保护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参考文献
  [1]谢明义、徐广才、张蕊:《生态涵养区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耦合协调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为例》,《生态经济》,2021,37(05):119-124。
  [2]罗欢、王芳、陈晓东:《环境约束下畜牧业经济发展效率研究——基于三阶段方向距离函数》,《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22,43(07):115-124。
  [3]钟姝、李雄、张云路:《绿色发展理念引领下的乡村振兴内涵解读、实现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中国园林》,2022,38(06):35-39。
  [4]牟晓燕、吴自涛:《绿色发展理念视角下智慧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关键问题实现路径》,《科学管理研究》,2021,39(04):131-136。
  [5]肖静:《农业绿色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内在机理分析——评〈助绿乡村振兴:农业绿色发展理论、政策和评价〉》,《中国瓜菜》,2022,35(10):117-118。
  [6]李宝值、卓妮、黄河啸等:《基于绿色发展理念的浙江“26县”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浙江农业学报》2023,35(01):238-248。
  [7]杨文杰、巩前文:《城乡融合视域下农村绿色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路径》,《农业现代化研究》,2021,42(01):18-29。
  [8]程志高、李丹:《后全面小康时代绿色治理助推乡村共富的逻辑进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2(06):1-10。
  [9]任淑华、贾培瑶、赵忆岚:《“互联网+”下新媒体营销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核农学报》,2021,35(03):770。
  [10]王昌海:《论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农村经济绿色发展转型——以北京地区为例》,《技术经济》,2021,40(04):87-93。
  [11]习近平:《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人民日报》,2021-06-03。
  [12]赵永平、刘毅、王浩:《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纪实》,《人民日报》,2023-07-17。
  作者简介
  谈冬妮 中共百色市委党校讲师,研究方向为乡村振兴、党史党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