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环保产业:守护绿水青山的西部逐梦者

地面火炬炉内燃烧情况
迎接挑战。在榆林,他发现当地煤矿在环保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环保设施大多不达标,许多企业采取的排污设施几乎无用,许多人甚至对环保设施闻所未闻。王韶不辞辛劳地奔波于各个煤矿之间,耐心地为企业宣传环保理念,详细介绍环保技术和设备,帮助40多个煤矿解决了矿井水处理等环保难题。然而,这份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无奈。由于工作性质,时常会有企业向王韶咨询环保设备的相关问题,但这涉及到工作范畴之外的领域,一边是企业的不知所措,一边是工作原则,他时常因此感到为难。在这种情况下,王韶怀揣着对环保事业的热爱和坚定信念,毅然辞职创业,决心通过更广泛的角度帮助企业,恒健环保由此诞生。
创业初期,恒健环保凭借创始人的专业能力和积累的社会资源,在环境监理业务上迅速打开局面,每年都能获得较为可观的合同额。但随着业务的深入开展,发现单纯的环境监理工作存在局限性。许多建设项目前期的环评审批文件,存在不切实际、不科学的问题,严重影响了监理工作的开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恒健环保开始向产业链前端延伸,开展环评环保技术咨询服务。通过自己做咨询服务,保证前期质量,为后续的环境监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随着业务的不断拓展,恒健环保再一次意识到,仅仅做好前端和中端的工作还不够,项目建成后的环保验收环节同样重要。于是,公司又顺势开展了环境竣工环保验收业务,成功构建起了环保咨询的全产业链服务模式。
但恒健环保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歇。在服务众多企业的过程中,公司发现仅仅提供咨询服务,对于改善环境质量的作用有限。真正要实现环境质量的实质性提升,还需要进行环境污染治理和有效的监测。于是,恒健环保组建了自己的环境污染治理板块,聚焦于工业废水和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治理这两个核心领域。2019年,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恒健环保成立了环境监测公司。尽管成立之初就遭遇了疫情的严峻考验,但凭借着团队的技术和坚持不懈的决心,公司的监测业务在疫情期间依然实现了成倍的增长。2023年该业务板块已经达到了2400万,是最初的6倍。通过恒健环保的成长轨迹,得以窥见环保产业的一处小小闭环,王董事长依然谦虚地表示,东部地区的环保产业发展得更好、更完善,西部还需要继续努力。
调研过程中,几家公司的负责人都不约而同地提到,环保与其他行业不同,它的目标不仅仅是实现经济价值,更肩负着社会责任,是一种情怀,一种对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最为直观的体现。
在环保产业中,一些公司会使用合同能源管理(EMC)合作模式。其最大优势在于用户零投资、零风险、在节能降碳的同时可共享收益。这种模式既极大地减轻了合作企业的资金压力,又能让合作企业充分享受到节能改造带来的收益。例如,力邦节能就以此创新的商业合作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由于EMC向客户承诺和保证节能量,因此实际上EMC为客户承担了节能项目的风险。因为有这份为环保产业发展贡献力量的社会使命感,像力邦节能这样的企业才甘愿冒着风险,在环保道路上坚定走下去。力邦节能的负责人说,“环保事业不能只是实现经济价值,更应该是推动绿色生态文明发展的使命。 ”
恒健环保也在通过自己的方式积极承担着社会责任。2020年,在“双碳”战略目标的大背景下,公司发起并成立了陕西省碳中和技术发展协会,在与省工商联商议之后,董事长